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摘要学科语文学段小学年级五年级单元六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地震中的父与子》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版块的第三篇课文。文章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在没人理睬和帮助的情况下,历尽艰辛,用了38小时,徒手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他幸存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2.学情分析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感受父子情深的感染,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二是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做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在教学中,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现父亲情深。本文是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力求通过情境创设,极力烘托情感,让学生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一)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进入PPT出示课题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第六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将让我们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第17课(师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三)检查生词(四)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儿呢?(五)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了不起父子)二、披文入情,感悟语言(一)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看看,文中的父亲为什么了不起。请大家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看看文中哪些文字让你感到了父亲的了不起?用波浪线把它们画出来,在旁边用一两个词简单地写下你的感受。(二)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以下重点句段1.第3自然段:(1)从哪里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2)从哪看出痛苦?为什么?痛苦到什么程度?用一个词来概括父亲此时的心情。(3)尽管痛苦,但他还是坚定地站了起来,透过“坚定”这个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4)朗读,读出父亲的痛苦与坚定2.第5—11自然段:(1)谁阻挡过他?是怎样阻挡的?(2)为什么父亲反复只说这一句?(3)分角色读课文。3.第12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1)从哪里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PPT出示汶川地震照片,让学生对地震的破坏有一个感性认知。出示课文段落,落实朗读——感悟教学。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起?(2)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3)为什么说没人再来阻挡他?(引导学生学习5-11自然段)4.第12自然段:第二句:“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1)从哪里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2)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3)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师板书:坚强执著)(4)联系生活,出示地震灾害图片。(5)用一句或者几句话写下你的感受。(6)小结全课(7)这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为什么说他的儿子也同样了不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布置作业(一)写生字(二)摘抄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PPT出示生字。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书面练习□制作作品□测验□其它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完成语文《作业本》《学习方法知道丛书》中本课作业六、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使用电脑课件上课,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七:他人评议请记录学科坊学友、坊主或其他老师对本篇教学设计的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