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古文二则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孟子曾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个世界,人心不同,各如人面。贪图利益与便宜的人很多,情操高尚追求高远的人很少;漠不关心的人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很少;初次相逢、热情如火的人很多,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人很少。因为稀少,所以珍贵;因为珍贵,所以难得;因为知己难求,所以才有了传为佳话的“高山流水”。正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1、正确、通顺、有节奏地朗读课文。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语。3、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列子》伯牙善鼓琴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是一名樵夫。《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代表列御寇所著,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思想与《庄子》相似。代表故事有《杞人忧天》《杨布打狗》《愚公移山》。作者作品作者作品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博得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列子得以安然无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擅长,善于意念好啊山高的样子盛大的样子心中想到的疏通文意疏通文意获得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游览北面通“猝”,突然停于是拿起初大雨琴曲再就穷尽旨趣、意旨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于是停止弹琴从哪里“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具体表现在哪里?伯牙善鼓琴:心中所想便可以弹奏。钟子期善听:伯牙弹奏,子期便可以领会。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文中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方法:语言描写。通过对话,表现出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二人是心意相通的知音。好处:描述简洁,中心突出。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洋洋兮若江河知音难求课文小结课文小结郢人《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作者作品作者作品《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经》)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散文特点:1、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2、想象奇特,寓意深远;3、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1、顾谓从者曰2、郢人垩漫其鼻端3、使匠石斫之4、听而斫之5、尝试为寡人为之6、臣则尝能斫之7、臣之质死久矣8、吾无以为质矣回头看通“墁”,涂抹砍、削听信、听任试验曾经对象、搭档没有用来……字词释义字词释义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用白垩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苍蝇的翅膀那样簿,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让名为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人石抡起斧头,呼呼作响,听任他砍削白点,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