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姚春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学习目标:1.总结归纳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准确描述周长的含义,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来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各小组准备一块小黑板,并板书上复习导航一的题目。2、一张大的“田”字的正方形、三张长方形的纸3、PPT和作业纸。课前预习准备:1、学生自己通过课本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在课本、试卷和小状元上找到易错点和难点。2、完成作业纸上的第1、2、3题。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是针对我们这个单元的难点和易错点来进行复习,希望同学们听后都有新的收获。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1.总结归纳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准确描述周长的含义,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来解决问题。教师出示田字格师:同学们数一数这里分别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说出它们的基本特征。生1:有4个长方形,它们都有4条边且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生2:有5个正方形,它们也都有4条边,每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有质疑和补充吗?老师描出田字格的外圈,并问学生:老师描的这一圈叫什么呢?生:它的周长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周长的定义。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师:我们不但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还要会计算它们的周长。PPT出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4设计意图:快速的吸引学生,回顾旧知,通过描出外面一圈来引出周长,过渡自然。师:你会灵活运用它们的公式吗?看到我们的复习导航一群学:4分钟长方形长65宽43周长141618长方形周长=周长÷2=周长÷2-长=周长÷2-宽=设计意图:通过变换已知条件,来复习和巩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由于它是学生课前已经完成的作业,所以直接进入群学环节并板书到小黑板上展示。群学时注意倾听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如第二个问题知道周长是14,宽是3,求长是多少。部分同学可能会用14-2×3=8(厘米),然后再用8÷2=4(厘米),只要学生能讲解清晰就可以。如有学生补充,就对比中发现周长÷2-宽=长会更简单。师:同学们能灵活运用公式来解决问题吗?同步练习一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如果从这张纸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米?师:你找到了关键词吗?生1:剪去、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师:方法提示先画图再标注找学生汇报答案师介入点: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后,二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比原来长方形的周长()①相等②减少③增加边问边拿一张长方形的纸演示剪的过程。生:多出了二条边,所以二个图形的周长之和比原来的大长方形周长要大。师:在把二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长方形或正方形时,它们的周长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师:复习导航二两个长方形,长都是5厘米,宽都是3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计算拼成新长方形的周长。师:思考可以怎样拼?生:长和长拼在一起,宽和宽拼在一起。操作流程:师让前面的三个大组来做长和长拼在一起的情况,对子组就来完成宽和宽拼在一起的情况。既可以节省时间,简单在知识又可以在组内解决。独学加群学4分钟。群学时各小组将解题过程板书到本组的小黑板上,群学结束自然过渡到组展。即对子组之间相互展示。组展要求:1.声音适量,成扇形站开。2.让6、7号同学先发言,有倾听、质疑和补充。对子组互展。展示结束后师介入点: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①增加②减少③相等边问边用二张长方形的纸演示拼在一起的过程。生:在把二个相同的小方形拼成新的大长方形时,少算了二条边,所以大长方形周长比原来二个图形的周长之和的要小。师:通过观察新长方形的长和宽你还能发现什么?所拼图形方法一方法二长106宽35周长2622师介入点2:用相同的图形拼的新长方形时,新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它的周长就越小。设计意图:和前面的剪形成对比,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师:通过刚才的练习,相信今天的提升练习一定难不到你,试试看用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