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一中导学单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畅灵先时间课题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2)【学习目标】1、能记住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能自己总结出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会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知道复分解反应;会运用附录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并会写出一些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学习重点:盐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学习流程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食盐是盐,是正确的,因为食盐是由Na+和Cl-构成的化合物;盐就是食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盐是指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不仅仅指食盐,而且有些盐是有毒的,如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请大家阅读教材P70—71有关氯化钠的知识1、氯化钠(1).氯化钠的组成:。(2).氯化钠的用途:。(3).氯化钠的分布:。2、碳酸钠(Na2CO3):(1)、物理性质:俗称、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组成上是盐,但它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故称纯碱。(2)、化学性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掌握知识中考链接自我测评合作探究答疑解难直面A、与酸反应:。B、与某些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3)、用途: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是重要的化工原料。3、碳酸氢钠(NaHCO3)(1)、物理性质:俗称,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其溶液呈碱性。(2)、化学性质:A、与酸反应:。B、受热分解:。(3)用途: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碳酸钙:(CaC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等的主要成分。(2)、化学性质: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高温分解:(3)、用途:重要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补钙剂。5、的检验方法:首先将待测样品装入试管中,再加稀盐酸,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样品中含有此离子。三、合作探究答疑解难1.复分解反应通常发生在酸碱盐类物质之间。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盐酸除铁锈),因有成分交换复分解反应,但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如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的反应),因未互换成分,因此复分解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2.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关系: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举例(用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举例(用化学方程式)。【反思与小结】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反应,如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酸溶液中的与碱溶液中的反应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不仅要看生成物中是否有或或生成,有时还要看反应物的溶解情况,如有酸酸要溶,无酸均要溶。四、中考链接11.(2012•滨州)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钠等。下图为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2.(2012•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Ca(OH)2、NaNO3B.NaCl、K2CO3、H2SO4C.HCl、BaCl2、CuSO4D.KNO3、NaOH、Na2CO3四、自我测评1.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盐酸B.氢氧化钠C.碳酸钠D.硝酸钾2.下列各反应中,变化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化的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3.在化学发展史上为制碱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拉瓦锡C.候德榜D.张青莲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共存的是()A.MgCl2AgNO3KNO3HClB.H2SO4BaCl2Na2SO4NaOHC.Na2SO4KNO3Na2CO3NaClD.NH4HCO3NaOHNaClHCl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属于何种基本反应类型?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氢氧化钡和稀硝酸。6.重结晶后的食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2-4、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