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可贵的沉默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2、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师:“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学生:“……”师:“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学生:“……”师:“生日那天,爸爸妈妈有没有给你送礼物呢?”学生:“……”师:“你们的爸爸妈妈宠爱着你们,你们非常幸福。我们今天学习一篇跟生日有关的课文。”板书:17.可贵的沉默二、学习1---9自然段。1、看图(1),说词(喧闹、喧哗……),并找出相应的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拿出笔,用“——”划出课文中写孩子们喧闹的句子,2、自由读1----9自然段,体会上课的气氛,画出表现热闹场面的词语。引导理解“左顾右盼、神气十足、索性、异口同声”体会他们欢乐、骄傲、得意的情绪以及教室里热闹的气氛。3、联系学生实际,引起共鸣师:我们每个同学都和文中同学一样,爸爸、妈妈都知道你们的生日,并为你们祝贺生日,这的确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想不想把这部分内容演一演?(分角色读课文)三、学习10-----17自然段。1、看图(2),思考:孩子们为什么变沉默了?请读10-----13自然段,画出描写孩子们沉默的句子。2.比较:(1)没有人举手。(2)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师:没有人举手是因为她们中间的确没有人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为什么没有人说话呢?气氛转化。沉默是因为大家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够好,感到很惭愧。爸爸妈妈记得自己的生日,而自己却从来没有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生日。3、孩子们沉默,“我”也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理解孩子们的可爱,“我”为什么沉默?(孩子们做得不好,感到很难为情,而且内心产生了要回报父母亲之爱的朦胧意识。)4、“我”怎样打破孩子们的沉默?5、理解句子“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不一样。”为什么?(老师两次提问唤醒了沉睡在孩子们心中的朦胧意识,孩子们因为惭愧而感到沉默。)6、孩子们在沉默中想到了什么?(①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要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呢?②现在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了,我该怎么做呢?③父母为自己做过了很多事,自己……④没有给爸爸妈妈过生日,自己做错了。)7、那么爸爸妈妈过生日,孩子们可以做什么呢?指名读16自然段,找对应句子。8、理解“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在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三、谈结尾的作用?(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既总结又点题)。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懂得了---------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感受到-------这一片沉默给了老师多大的享受啊!老师看到了-------------师:这一分钟的沉默,使孩子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反思,他们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带来快乐;这一分钟的沉默使爸爸妈妈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来自儿女的关爱;这一分钟的沉默,使孩子们长大了,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正是沉默的可贵之处。师:爱是永恒的,也是相互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该爱自己的父母。此时此刻,就让我们想想父母平时对我们的爱他们为我们祝贺生日,为我们洗脚……那些情境会永远刻在我们脑海,就让我们拿起笔,写出我们最想说的话吧。(老师和学生一起写)生:写话(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写完后学生读出自己写的话。(老师读出自己写的)师:从你们的只言片语中,从你们的真情流露中,我们明白了一个真理:父母的爱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的爱无私深沉,那么我们只去回报父母的爱吗?还有谁出示:我想对老师说:我想对清洁工人说:我想对说:教师总结: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大家也同样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更加懂得了如何回报爱,回报父母,回报朋友,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懂得感恩。师的赠言:只要你有这样的一份心,哪怕只是一杯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