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看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掌握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2)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3)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2)体会麻雀生活的平凡、忙碌和始终如一乐观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感悟人生。(3)激发学生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形成健康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2.通过品味语言,想象画面,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含义。3.从作者观察和描写麻雀的写法中受到启发,模仿描写小动物。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直奔重点。1.齐读课题。2.通过作者1-5自然段的描述,麻雀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3.就是这忙碌、平庸的小麻雀引起作者进一步的深刻思考。自由读一读6—11自然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哪一句最能集中表达作者的感受?A指名说;B板书;C齐读。二、品读感悟,剖析难点。1.我们找到了作者的感受,是不是就已经够了呢?我们还要再次走进课文中“嚼一嚼”重点词句段,从而体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2.默读6—11自然段,思考: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把你感受很深的语句画下来,并在句子旁边把你读句子所想做上简单的批注。3.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体会,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4.品读第六自然段:(1)“它不会……大航行。”A.指名说读这段话的感受。B.出示句子作比较:“它翱翔,也盘旋,它善于捉住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作大俯瞰或大航行。”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它不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讨论:两段话的中的“它”各指什么?在这里作者把小小的麻雀与雄鹰对比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过渡:这段话还有一句话也写出麻雀的平庸。(2)“它那么小……清楚。”指名读:你们读中感受到麻雀的平凡吗?师范读,生再读。(3)“它从……市井之间。”你们平常都在哪里见过麻雀呢?指名说。出示句子:“这便是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市井”是什么意思?这6—11自然段,还有一句话与这句话意思相近,把它找出来,齐读。小结:它与人为伴,多么平常的小生灵。平常到往往被人遗忘。然而在周涛先生眼里却看到了麻雀别样的一面。(4)“低飞……活着。”A.指名说。哪些词得到了你的关注?为什么要关注这些词?再来读读这段话吧!B.坚忍:在环境的变迁,四季更迭中要忍受些什么?从“坚忍”一词中让我们联想到丰富的画面,所以在读的时候可以稍作停顿,让听的人回味。试着练一练吧!指导读。从“坚忍”一词我们不难知道麻雀是怎样生活着呢?C.有责任感:当你在读这个词时有什么感受?麻雀虽然渺小,却仍然负责,让我们不由得对麻雀产生敬佩之情,谁来用敬佩的语气读读这句话。从“有责任感”一词中,我们知道麻雀是怎样的生活呢?(欢快)这样一只只不过会低飞、跳跃、啄食的平庸的小家伙怎会有欢快呢?为什么而快乐呢?指名说:引导:“它不知道累”——不为忙而叫苦,不为累而喊停,而为自己忙碌中过得充实而欢快。“非常可爱”——不为自己貌不出众而悲哀、羞愧。会为自己的尽行样子可爱而叫好。“它常常……”——说明为它自己生活悠闲自在,多有文思啊!从“欢快”一词中,我们还能感受到麻雀是快快乐乐的活着。5.这样一只坚忍、有责任感、欢快地活着的麻雀,在生活中可能会怎么做?出示:为了挺过温长的冬天,它会在雪地里()。每天飞来飞去,忙碌不停,只为()。而对强大的猪狗,它会()。(1)此时此刻,你真想对麻雀说什么?是啊,活着,麻雀不正是在生活中“忙……”这便是小麻雀的生活态度。(2)你能结合前面学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吗?三、由雀到人,直面主题。1.这便是麻雀,它们被人所起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