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案例2:特别的“跳高”课VIP免费

案例2:特别的“跳高”课_第1页
1/1
【案例2】:特别的“跳高”课一次在上跳高课时,由于学校的跳高架只有两付,我把学生分成男女各一组,每组一个跳高架,当时学生练习的兴趣很高,你拥我挤争着去跳,生怕自己跳的少,使得当时的教学秩序非常混乱,弄得我也是手忙脚乱,又害怕发生安全伤害事故,一节课下来累得我是满头大汗,可学生们却还说没练几次就下课了。下课后我只在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上去找原因,而忽略了器材的问题。到第二节课时有两个同学拿了两根用自行车内胎做的橡皮条来当横杆,两头各有一个同学拉在同一个高度上,进行跳高练习。学生们的做法使我恍然大悟。课后总结时,我让那两个学生讲了他们是如何想到的这个办法。学生说,上节课在练习时有些同学总是插队,全班60多名同学,分成两组也30余人,因此一节课没能练上几次,害怕这节课还是老样子,所以就想了这个办法。我对他们的做法及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丰富了体育活动器材。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们把旧自行车内胎剪成一公分宽的橡皮条,拉起来,有的当成跳绳;有的当成武术中的九节鞭;有的拿皮筋进行组字练习(跳花样皮筋);也有的当成跳远时的障碍物,进行辅助性练习;还有的拿它用于技巧练习中。我们还试着在侧手翻、正手翻练习中,让学生拉到一定高度,用脚去触橡皮条,来增大打开身体的幅度,来提高动作质量。在前滚翻练习中,把它拉到一定高度来感受腾空的感觉、翻滚的灵活性,提高滚翻的效果。案例显示用这样的方法使学校里那些有限器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发挥了它们最大的使用价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案例2:特别的“跳高”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