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初中部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命题:柏花审核:《人琴俱亡》助学稿班级姓名学号等第【学习目标】一、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二、理解深厚的兄弟情谊。【知识链接】《世说新语》——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世说新语》的语言以精炼含蓄、隽永传神见长。其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很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常用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等。【课前预习】1、找出你认为读音需注意的字词,写在下面。2、试着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看谁对的多:病笃素好琴良久弦既不调3、试着翻译下列句子,看谁的文言功底深厚:何以都不闻消息?语时了不悲。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4、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堂探究】5、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子猷、子敬的兄弟情深,在书中划出来。6、既然兄弟情深如此,为何作者却说子猷“了不悲”,“都不哭”?联系全文谈谈你的见解。7、作者在文末说(子猷)月余亦卒,思考一下:子猷为什么也死了呢?你想用哪些词句表现子猷、子敬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拓展延伸】8、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兄弟情感的诗文或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共享。(正例、反例都可以)【课堂反馈】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何以都不闻消息语时了不悲径入坐灵床上子敬素好琴10、翻译下列句子。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初中部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命题:柏花审核: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1、“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点击中考】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世说新语·伤逝》)12、解词:及丧不胜其恸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13、翻译句子: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14、这则故事和课文在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上有哪些相同点?顾彦先①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②琴置灵床上。张季鹰③往哭之,不胜④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⑤?"因又大恸,遂不执⑥孝子手而出。①、顾彦先:顾荣。②、以:把。③、张季鹰:张翰。④、胜:能承担、能承受。这里是抑制、控制。⑤、不(fǒu):相当于否。⑥、执:持、握。译文:顾彦先(顾荣)生前喜欢弹琴,去世后,家人就把琴放在灵床上。张季鹰来吊唁,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于是径直走向灵床,弹起琴来,弹罢几首曲子,他抚摩着琴说道:"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随即又大哭起来,哭完连孝子的手都不拉就走了。(相同点:伤逝,以琴吊丧;一往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