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1VIP免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1_第1页
1/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1_第2页
2/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1_第3页
3/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2、掌握文中一些常见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3、学习课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的论证方法。4、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含义,并且从其中受到教育和启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积累重要文言实词。难点:体味孟子气势充沛的语句,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说明:文言文教学,强调诵读。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难点则定位于“体会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的定位是“诵读为主,学生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辅导为辅”,目的是通过本文的教读,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本教学设计以学生读议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标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结合文本和生活等方面的学习资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课文1、讲述青蛙和羚羊的故事。2、作者简介。思考:两则故事的共性。有趣的故事能激发学生思考,意在启发学生调动、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聆听感知1、播放课文录音。2、字词正音。1、聆听课文。2、自读课文。读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借助注释了解大意理清层次1、让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教师对重点和疑难词句进行点拨、小结。2、提问:1)第一段在文中起何作用?结合讲解训练题二。1、个别读、齐读。2、借助注释翻译。3、研读讨论后明确:1)第一段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了成绩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基本的轮廓的认识,为随后的“知”作较为充分的准备。2)第二、第三段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结合讲解训练题三。3)找出文中阐述作者观点的语句。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练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2)第二段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等方面都要受一番艰苦磨练的道理。3)第三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4)第四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训练题的讲解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拓展迁移讨论: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经历或周围其他人的事例,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等问题的认识。畅所欲言如: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从实际生活中得到启示。布置作业基础题:①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②抄写全文两遍,并翻译。拓展探究题: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根据自身学习实际完成作业。拓展探究可锻炼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分层作业的布置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附:部分板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