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校本练习之12《曹刿论战》命题人:郭林佳审核人:史泉华班级姓名学号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曹刿.论战又何间.焉玉帛.小信未孚.夫.战,勇气也小惠未徧.望其旗靡.二、解释加点的字:1、公将.战。2、齐师败绩..。3、公将驰.之。4、既.克,公问其故。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6、肉食者鄙.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8、夫大国,难测.也9、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10、望其旗靡.11、弗敢加.也,必以.信。1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理解课文内容填空。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2、《曹刿论战》曹刿对"三鼓"作了精辟的分析,其原句是:3、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四、解释加点的词1、古今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2、词类活用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将鼓.之3、一词多义(辨别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温故.而知新遂与外人间.隔公问其故.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桓侯故.使人问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彼竭我盈,故.克之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广故.数言于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忠之属.也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且焉.置土石神情与苏、黄不属.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属.予作文以记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五、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六、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小大之狱.()(2)乃.入见()(3)忠之属.也()(4)公将驰之.()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否定了“公”前两次的回答,这是因为“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第一次寄托于,第二次寄托于。3、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其实这样做也正符合了战前的政治上的准备:4、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一)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战于.泓()(2)楚人未既济()(3)彼众我寡.()(4)公伤股.()2、译句(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3、理解、填空①《左传》的编撰者是。②试比较《子鱼论战》与《曹刿论战》中曹刿与宋公的形象。曹刿:宋公:③《子鱼论战》与《曹刿论战》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的在地方?(二)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①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②,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注释】①子房:张良字子房。②留:地名。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未尝有战斗功(曾)B、此天以臣授陛下(因为)C、臣愿封留足矣(足够)D、与萧何等俱封(一起)2、文中有一句话,成了对古今高明军师的共同赞语,这句话是:张良在功成名就后只“愿封留”,“不敢当三万户”,你对此有何评价?请简要谈谈。答:《曹刿论战》参考答案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guìjiànbófúfúbiànmǐ解释加点的字:打算大败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