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言-书法名言名句书法名言名句导读:经典名言书法名言名句1、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3、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4、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7、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9、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1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11、书肇于自然。——蔡邕12、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13、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1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15、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16、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17、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18、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19、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20、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21、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22、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经典名言-书法名言名句23、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24、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25、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26、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2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28、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29、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30、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31、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32、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33、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3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35、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3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37、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38、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经典名言-书法名言名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39、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40、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41、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42、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43、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4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45、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46、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袁昂《古今书评》47、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48、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49、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50、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51、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经典名言-书法名言名句《古今书人优劣评》52、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53、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54、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55、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56、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5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58、或寄以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