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打造建设性媒体VIP免费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打造建设性媒体_第1页
1/3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打造建设性媒体_第2页
2/3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打造建设性媒体新闻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打造建设性媒体,理应成为新闻界的不懈追求。媒体的建设性,主要体现为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着眼全局的科学定位、不断创新的发展路途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实践操作上,应该坚持在“五要”上下功夫。一要坚持正确导向。导向是媒体的灵魂。建设性媒体首先应该是导向正确的媒体。一是防止认识偏差。媒体要保持正确的导向,从业人员思想上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把导向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至高无上的追求,按照党的要求和群众需求办媒体。只有这样,引导能力才能提升,建设性作用才能发挥。二是做到政治敏感。媒体无论大小,政治责任无处不在。报道的内容只要关乎全局、影响广泛,都是政治。可以说,媒体在政治的“土壤”中生存。因此应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政治头脑来确保导向正确。三是掌握工作主动。媒体工作的主动源于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要做到心中有数,适时适度地进行解读、挖掘典型、宣传成效;中心工作要扣得紧,围绕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全局,通过镜头和版面的高度聚焦、广泛扫描、深入透视,营造大的声势和良好的舆论氛围;热点问题要抓得紧,在高度关注的同时因势利导、正面引导,使积极热点升温,敏感热点降温。四是避免操作失误。在宣传报道尤其是在政策似懂非懂、情况若明若暗、事态将信将疑的时候,在导向的把握上应该多一些理智,少一点浮躁;多一些慎重,少一点轻率,切实避免失策而引起失误。二要贯穿发展理念。打造建设性媒体离不开发展。要把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打造建设性媒体的全过程,以此来彰显实力、扩大影响、提升品位。一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媒体是政治与经济双重属性的结合体,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重要。我们应该坚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扮演好“耳目”角色,发挥好“喉舌”作用。在此基础上,打造平台,丰富载体,推出积极健康而又第1页共3页打动人心的“看点”,保障阅读率、收听率、收视率和点击率。二是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媒体的发展应做到既遵循规律,又讲究特色,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把握导向、贴近受众、注意品质应该成为媒体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要针对受众的不同进行内容定位、功能定位和风格定位,讲究“人无我有”、“人有我特”,避免一般化,防止同质化。三要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媒体的大而强,有双重含义:从舆论引导来讲,“大”就是受众数量大,“强”就是舆论引导力强;从经营层面上讲,“大”就是经营规模大,“强”就是经济实力强。从一定意义上讲,做大是量的积累,做强是质的提升。我们要坚持“政治头脑、百姓情结、专业精神、市场谋略”的四位一体,追求做大与做强的有机结合。三要树立开放思维。在信息化时代,媒体应该以开放的眼光发展自己。一是倡导包容。建设和谐社会,应该倡导包容。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有一些思想疑虑,迫切需要在思想上解惑、情绪上解躁、心理上解压。统一思想、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凝聚人心,既是和谐的要求,也是媒体的责任。媒体应坚持介入而不回避,报道而不炒作,缓解而不激化,帮忙而不添乱,进行理性而客观的报道。二是讲究互动。媒体与公众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建设性的媒体应该建立一种双向沟通、双向互动的机制,让公众走近媒体,使媒体贴近公众。特别是要避免用“俯视”的眼光对待公众,应站在“对等”的角度善待公众,真正做到把版面留给他们、把镜头对准他们。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公众意见,使“开放办台、开门办报”的理念落到实处。四要拥有创新精神。做建设性媒体,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从发展层面上,创新要着眼于体制与机制。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文化核心层的媒体应抓住这一契机,实行编采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操作层面上,创新应立足于技术与方法。如今的传媒产业发展很快,各种新型业态层出不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打造建设性媒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