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配偶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学生姓名:邱宇红学号:3110601201专业:11护理班级:乙班指导教师:职称:单位:科室:年月日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1.1立题依据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或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全球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妇女首发的恶性肿瘤之一[1]。他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之间、围绝经期的妇女发病率较高[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日趋年轻化[3]。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宫颈癌,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4]。从1999—2004年,乳腺癌患病率从17万增加到52万,上升超过3倍[5]。尽管乳腺癌患病率有所升高,但随着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医疗手段的进步,其病死率明显下降[6]。尤其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实施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手术方式以来更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7]。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上肢水肿、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功能致使女性患者不能进行梳头和扣背部钮扣等动作,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报道,从1994~2003年,乳腺癌患者病死率每年下降2.4%[8]。目前,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89%,10年生存率达80%,20年生存率达60%[9]。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致使患者形体的完整性和对称性遭到破坏,女性第二性征受损,致使女性魅力降低或缺失,给患者及配偶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10]。手术放疗和化疗则引起脱发恶心呕吐等不适使患者心抑郁生活质量低下[11]。随着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其生活质量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在医学领被广泛运用于癌症患者的测评,从而为护理实践提供指导依据[12]。尽早进行护理干预,有计划进行术后康复运动和心理护理作为一项辅助性治疗措施,有助于减轻这些症状,促进乳腺癌患者的康复。但关注患者配偶的研究尚不多。李燕玲[13]等研究显示同期心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性生活是人类重要生活需求和情感纽带[14]。本人采用对乳腺癌患者配偶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帮助乳腺癌患者创建和谐家庭关系,婚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1.2研究的意义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其诊断、治疗、可能复发的威胁以及躯体形象的改变都使患者及其家属面临挑战,适应不良的患者会出现生存质量下降及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正常生活[15]当乳腺癌确诊后,患者能否安心接受治疗,得到有效照顾和心理支持,均与配偶密不可分,配偶的支持能给予患者精神和经济上的帮助,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促进康复。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乳腺癌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的需求,提供相关疾病知识及健康指导,可提高家属对患者的照顾水平及配合程度。鼓励家属陪伴或经常探视、理解、关心、鼓励患者,不仅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还可获得精神及心理上的安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给予患者恰当的照顾,鼓励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增强其生活独立性,减少依赖,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配偶有效的支持可提高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乳腺癌患者由于遭受生理和心理双重打击,不但丧失了自信心,同时也增加了依赖行为。配偶的支持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自由表达感情的机会,增加了患者的自信,自尊和自主感觉,激励患者进行更多的自理活动。因此,我们在实施健康教育时,指导家属注重鼓励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提高自身生活能力,使患者在自我护理中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重树自信心,提高自身生活质量。2.研究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配偶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治疗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研究方法1.1对象选择本科室住院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及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配对选择观察组患者配偶30名。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依据拟定的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配偶同步实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