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教学案课题:与朱元思书主备人:蔡红梅课型:新授审核人:审批人:学校网址:http://www.jsyzyz.com/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导学案部分教学活动思路【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领略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3.领会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学习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富春江的山水之美,把握作者寄情山水的本意。2.精读优美的写景句,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学法指导】采用诵读比赛、合作探究等方法激情增趣,把握主旨。【学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缥碧()无碍()急湍()轩邈()()泠泠作响()好鸟()嘤嘤成韵()千转不穷()鸢飞戾天()()经纶()窥谷()横柯上蔽()在昼犹昏()2.作者及作品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有超群的才华,仅做得闲职的文官。其文工于写景,文词清拔有骨气,尤以小品书札见称,称为“吴均体”,短小精悍,诗中有画。吴均因私撰《齐春秋》得罪梁武帝,遭受焚书免官的惩罚,在一次游历富春江秀丽多姿的山水之后,给朋友修书一封,即《与朱元思书》。这看似随兴所至写下的一段文字,却成为了山水小文的佳品。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3.解释下列加点或划线字词。风烟俱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百许里天下独绝水皆缥碧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疏条交映4.给下列句子划朗读节奏,并翻译下列句子。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在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写下来,大胆质疑。二、课堂助学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清早从杭州出发,行车近六个小时到达桐庐县。放眼望去:美丽的富春江清澈见底,两岸的翠竹与芭蕉郁郁葱葱;江面上的打渔船帆影点点……顿觉天格外的高,地格外的大!--《瑶琳随笔》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诗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宋·苏轼诗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2.出示学习目标。3.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1扬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教学案学校网址:http://www.jsyzyz.com/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4.朗读课文。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融入情感。(结合预习导学4)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a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b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c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d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2)依据文本,想象图景。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山水景色之美。(看图片,联想文章语句)5.合作学习,集思广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释义、翻译全文。6.整体感知: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分式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静态:清澈;动态:急猛。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4)作者身处其间有何感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7.妙点揣摩:1)采用“山水之美,美在”的句式,说说你对课文美点的品味。示例:山水之美,美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在水清皆缥碧、水深若千丈、水急甚箭、浪高若奔。2)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异水?提示:从感官系统、描写角度(正面、侧面)、词语运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