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气候复习目标: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复习方法:读图分析法一、天气预报图的认识1、卫星云图白色表示云雨区①是地球大气的卫星图像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②作用:显示云雨区域以及一些自然灾害(暴雨、台风等)的位置,发布。2、城市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阴晴,气温,风力,风向。二、中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重要地区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①纬度位置影响: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昼长短于南方,获太阳光热少;②冬季风:加剧了北方严寒。秦岭—淮河—线(T1月=0℃等温线)Tmin出现在漠河夏季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虽低于南方,但昼长比南方长,故获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Tmin出现在青藏高原Tmax:吐鲁番。(“火州”)思考:1、分析:北京七月:25.8℃而海口七月:28.4℃一月:-4.6℃一月:17.2℃北京与海口冬季气温差别极大而夏季气温差别很小的原因。2、为什么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3、为什么吐鲁番在夏季气温很高?降水稀少地形闭封三、中国温度带分析:温度带范围≥10℃积温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水果寒温带黑龙江北部<1600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中温带东北,内蒙古大部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甜菜暖温带黄河下游大部,辽东半岛,新疆南部,甘肃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苹果、梨、棉花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4500~8000一年两熟水稻(双季)青藏高原以东到三熟油菜、柑桔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8000一年三熟水稻热带水果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2000一年一熟青稞四、中国降水时,地区差异分析1、降水量的地区差异:①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东南有余而西北不足)②重要等降水量线:8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③产生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带来海洋暖温水汽,降水多。西北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④几个重要地区降水差异分析:a、迎风坡降水多:辽东半岛,山东半球,台湾岛,海南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天山北麓b、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降水比周围地区更少:地形封闭,水汽来源少,降水稀少。2、中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①季节变化特点: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秋两季多;b、南方雨季早,结束晚,雨季长;(夏季风的推移)北方雨季晚,结束早,雨季短。②降水季节变化的原因:夏季风的进退决定了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规律:4~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南雨季)6~7月:江淮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华北,东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③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大:a、特点:北方较大,南方较小。b、原因: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年际变化大。c、危害:带来我国东部地区的水旱灾害。北涝南旱和南涝北旱思考: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东部季风区)故多水旱灾害。对比:南亚多水旱灾害的原因:西南季风强弱变化大地势低平五、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中记忆)1、我国的夏季风及其影响地区:a、东南季风:东部地区b、西南季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地区,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2、季风区:夏季风所能影响的地区。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记忆:①呼和浩特,兰州,拉萨属季风区。②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受季风影响。③长城并非是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限。六、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如果仅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分析呢?)特征表现成因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有利不利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①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亚热带,热带季风区不是如此);②同纬度比,我国冬温偏低,夏温偏高,年较差偏大;③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①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