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分层作业设计YYN所谓分层作业,我们认为是指教师利用差异资源,针对学生学习中知识的深浅度和不同水平学生的匹配情况,有意设计的一种难度层级化的课外作业。这里的差异包括知识和学生两个方面,而不是学生一个方面的差异。这里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里的不同水平主要是指学生的心智能力及个性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当然,教师不能强制性地宣布哪些学生只能做哪些作业,也不能对超额完成作业的学生熟视无睹,应加以鼓励和表扬,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1.对分层作业的选编,把握作业主体的最近发展区、作业针对学困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作业针对中等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作业针对学优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分层作业落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最终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人人有所得,人人能发展。2.分层作业的设计,坚持保底作业与差异作业相结合在对作业分层时,我们不可机械理解“分层”的含义,“分层”不等于抛弃“统一”,不等于抛弃底线要求。如果简单地罗列几个层面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对每个学生来说,必然存在“训练盲区”。更何况,作为初中生,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在无监督情况下很难长期保持,他们有时会选做简单的作业,有时会选做超难的作业,这种无序难以达到分层的原初目的。因此,周老师设计了人人必做的保底作业。3.分层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又跳出学科,学科本位与大教育观相结合外语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朗诵、背诵、概述等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周老师对外语学科特点的领悟。但是,她并没有就此“画地为牢”,仅仅设计文本性作业,而是跳出学科本位,以“大教育观”设计连接生活的综合性作业。4.分层作业既要横向区别,叉要纵向衔接横向区别与联系就是用作业引导学生把握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纵向连贯是指作业板块内与板块间作业能力训练的轨迹。如果把每次作业当作一个板块的话,根据分层原则,我们会很自然地在一个板块中把作业形成“由基础渐趋创新”的总连贯5.既要课内延续,叉要课外提升课外延伸的基点是文本,游离子文本和学生能力需求之外的延伸是缘木求鱼的行为,会迷失学科目标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方向。总之,专家教师的分层作业体现了上述五个维度的特点,体现了五条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