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及性质一、选择题:17、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最理想的燃料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氢气8、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A假设B观察C做结论D实验9、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A.物理性质B.制法C.用途D.化学性质10、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没人的地方B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可以用酒精灯给烧杯直接加热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个酒精灯11、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3克B5.1克C5.0克D4.9克12、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肯定大于6毫升B肯定小于6毫升C肯定等于6毫升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3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5mL左右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14、用托盘天平称量5克药品,天平调平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应()A增加砝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平衡螺丝15、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16.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17.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18、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0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A、48.3gB、42.7gC、43.3gD、52.7g19.将下列操作与操作中试管位置正确的用直线将它们连接起来二、填空2.某同学在常温下用如下图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问:(1)实验开始时,试管A和试管B内泥土的唯一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8h后预计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托盘天平称量一药匙食盐的质量。有下列操作:①将游码移到零刻度;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③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④称量食盐和烧杯的质量总和;⑤记录。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序号可以重复)。__________________4.某学生分两步进行实验:①将硫和铁在研钵中研磨;②研磨后的混合物在加热时产生剧烈的发光现象。证明实验①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方法是;证明实验②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5.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