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复习各课重点梳理第一课鸦片战争重点:1虎门销烟:时间(1839.6)、地点(广东虎门)、人物(林则徐,民族英雄)、历史意义(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2《南京条约》内容及影响内容:P5-6影响:P6最后一段注意:1《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是福建省(福州、厦门)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战争当年在位皇帝是道光帝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重点:1英法联军的暴行:火烧圆明园(1860)2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地区(东北、西北)、方式(不平等条约,如《瑷珲条约》)注意: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相同,前者是后者的发展。2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都城'(天京,即今天的南京)、领导人(洪秀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功绩(痛打洋枪队,华尔,戈登)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在位皇帝是咸丰帝第三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重点:1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致远号管带)在战争为国捐躯2《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P173左宗棠收复新疆:①打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以外其他新疆全部领土②左宗棠和曽纪泽合力收复伊犁③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注意:1《马关条约》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放的通商口岸已到达中国内陆,山东半岛最终没有割让给日本。2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和日本的第一场战争,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也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点:1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时间(1900)、事例(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2《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P23注意:1义和团:首发地(山东)、口号(扶清灭洋)、性质(反帝爱国运动)2八国联军的暴行:劫掠北京、屠杀义和团团民3《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第五课洋务运动重点:1洋务运动的内容:①兴办军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兴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兴办新式学堂④派遣留学生⑤筹建了三支新式海军(南洋、北洋、福建)2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P301注意:1近代最早的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2洋务派兴办的规模最大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3洋务派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福州船政局)第六课戊戌变法重点:1公车上书:时间(1895)、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意义(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2百日维新:时间(1898.6--9)、内容(P34)、失败(原因:顽固派的反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标志: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注意:1资产阶级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第七课辛亥革命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1905)、地点(日本东京)、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2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评价(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3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1912)、首都(南京)、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41注意: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武昌起义:时间(1911)、主力军(湖北新军)3辛亥革命失败标志: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八课新文化运动重点: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P45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P46注意: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与科学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4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流: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5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6五四精神的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第九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重点: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