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姓名徐萌学科小学数学教龄1年微课名称《24时计时法》视频长度38分录制时间2017.7.1知识点来源学科:小学数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知识点描述通过观察钟面上的时针的转动,使学生认识到1日=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教学类型讲授型适用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思路1.课前故事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为教学资源,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使学生经历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3.学生通过操作钟表面,充分动手,让学生明白:经过一天的时间时针走两圈,一天24小时。4.用直观图演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3.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2.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24时计时法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原来小红和小丽约好周六8时到电影院门口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院门口,但是却没有见到面.你知道为什么吗?是的,我们通常说的8时,可以表示早上8时,还可以表示晚上8时,像这样,在8时的前面加上早上或者晚上的词语,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没有说清楚是早上8时,还是晚上8时,当然就见不到面了。二、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计时法1.认识24时计时法。在这些场景中经常用到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有着简洁,不易出错的特点。在银行、交通等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计时法。那么24时计时法又是怎么表示一天的24个小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2.感知24时计时法。师:课件出示(晚上12时),这是几时?生:晚上12时。师:对,当我们沉睡在梦乡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晚上12时它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课件演示:0时)师:请把你钟面上的时刻调到0时,利用钟表学具,从0时开始,边拨边数,研究一下从0时往后是几时?然后把你的发现说一说,现在我们来证实一下你们的想法。开始一天的旅程吧!(课件出示)凌晨1时就是1时,凌晨2时就是2时,按照这样计时,6时小红起床了,一直到12时,时针刚好走1圈。下午1时就是时间经过了13个小时,也就是13时,接着计时下午时就是14时,以此类推下去,19时小红和爸爸妈妈正在吃晚饭,一直到24时,一天结束了,同时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深夜12时,用24时计时法既可以说是24时,也可以说是0时。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12个小时,从中午12时到晚上0时,经过了12小时,一天是24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时针转2圈。如果把钟面上时针走过的一天的时间展开,就是这样的。师:为了简明不易出错,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上午9时用9时表示,晚上9时用21时表示。3.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对两种计时法进行转换,我们可以用直观图进行小结。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24时计时法又是怎样转化成普通计时法的?如果是第一圈的时间,直接加上前面的词语。如果是第二圈的时间,把前面的词语加上,还要用几时减掉12。普通计时法是怎样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如果是第一圈的时间,直接把前面的词语去掉。如果是第二圈的时间,把前面的词语去掉,还要在几时的基础上再加12。同学们,通过这个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更清楚呢?相信在生活中一定能灵活分辨这两种计时法了.三、回归生活,应用24时计时法下午4时爸爸开车走了公交车道,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一节课40分钟就在我们的研究、讨论、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最后老师将鲁迅的一句话送给你,希望你再生活中做一个时间的小主人。时间,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