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题: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学设计-张效和VIP免费

课题: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学设计-张效和_第1页
1/3
课题: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学设计-张效和_第2页
2/3
课题: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学设计-张效和_第3页
3/3
1课题: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学设计执教者:甘肃会宁八里中学张效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能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重点:清末民初教育事业的发展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和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式指导下让学生阅读课本,联系现实,了解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情况;通过导学案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废除科举制的必要性联系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了解《申报》等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学情:学生对于一些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导学案引导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制度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自主合作、讨论交流、展示提升。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主学习】(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仔细勾画知识点。教师指导并讲解每栏目重点)2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从三个方面介绍京师大学堂——诞生、地位、影响。二、废科举,兴学堂:引导学生回忆科举制确立的过程以及带给社会的影响。隋朝的时候确立,唐朝的时候完善;科举制度的建立,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到了近代科举制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科举制走入了死胡同。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订新学制、开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为标志的教育改革。1.新学制的制定——《奏定学堂章程》:2.各级新学堂的开办。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让学生将当时的科目与我们今天有的科目简单的比较一下。3.科举制度的废除。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废除科举制是中国历史的一件大事?(参见导学案)三、《申报》的创办:1、《申报》的创办。2、《申报》的特色。指导学生阅读52页第二段小字后,评一评《申报》的特色:紧密结合生活、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等。3、《申报》的影响。四、商务印书馆的兴办:1、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和发展。2、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特色。介绍: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归纳整理(列举本节课的“第一”或“之最”详见板书设计,学生展示完成)【合作探究】1、1905年,中国废除了沿用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制。这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许多人拍手称快,但也有人痛苦懊恼。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废除科举制度?2、结合清末新学堂(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谈谈自己对新学堂的看法。本课小结【展示提升】【达标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1998年,北京大学举行了一百周年校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题: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学设计-张效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