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荷(四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秧、庇”等5个生字,积累4个片段中的优美词句。2.过程与方法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四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荷花的写作手法。学习文中的写法,进行描写植物花卉的片断描写练习,为本单元习作做准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四位作家优美、细腻的语言文字体会品味在四位作家眼中荷花独特的美以及对荷花独特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背诵积累描写荷花的优美词句。2.感受四位作家从不同角度描写的荷花的多姿多彩的美,体会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搜集荷花的图片、诗文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请大家欣赏美丽图片。2.看了画面你想怎样表达你的赞美之情?(教师引导:你可以用词语,可以用一句话,可以用诗句等)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荷”(板书),通过四位作家优美、细腻的语言文字体会品味在四位作家眼中荷花独特的美。(板书:4篇)二、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三、自学提示:1.读课文,把课文的生字、难字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课前布置预习,直接检查读书情况)2.再浏览四篇片段,概括每篇大意。(1)叶圣陶先生的《荷花》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不同姿态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想象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情景。(2)汪曾祺先生的《荷花》描写了荷花从选藕、栽藕到开花的生长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3)冰心的《雨荷》,写风雨中荷叶护持遮蔽荷花的美好景象,联想到了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关爱。(4)席慕容的《荷叶》通过写发现荷叶的生长现象,联想到人生的境界,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都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五、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1.整体感悟、交流感受。2.学生汇报填表情况,教师作相应的纠正、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叶圣陶的《荷花》由荷花的形状写到荷花的颜色,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局部,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汪曾祺的《荷花》描绘了荷花从选藕到开花的生命历程,跳跃的意象使文章产生跃动美,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语言极其简洁;冰心的《雨荷》由雨中荷叶护持荷花的美好景象联想到母爱的伟大无私,借景抒情,以莲喻人,构思严谨巧妙,席慕容的《荷叶》由荷叶的样子想到人生的境界,用对比手法探问生命的意义,蕴涵深刻。)【根据学生概括的内容提炼总结,让每位作家笔下的荷花形象撑立在眼前,情感积淀在心中。】六、品读重点,体味语言。1.四位作家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找出每位作家描写荷叶、荷花的词语、句子以及表达感受的句子读一读。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所画的词、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句子。3.交流感悟,展示朗读。预设:(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有的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时的。(作者抓住荷花盛开时叶子的样子、颜色及荷花的不同形态,展现了一池荷花的美。学生在读这段文字时,指导读好排比句的抑扬顿挫。)(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着清香。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下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把自己想象成是这一池荷花中的一朵,将自己融入此情此景中,更见作者对荷花的无比喜爱。要指导学生用轻柔、欢快的语气读出作者面对荷花的惬意与忘我。)(3)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说:“我开了。”(文章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一句“我开了”充满童趣。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读出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对荷花的喜爱之情。)(4)雨停了,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一阵大风,荷叶倾倒,雨水流泻下来。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花苞,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在这里写白荷已谢,红莲盛开,为下文看雨中红莲做了铺垫。)(5)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