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国的地形复习目标: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复习方法:练习法复习过程与分析:一、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两大基本特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二、中国的地势分析:“西高东低,三级阶梯”海拔(m)主要地形第一级阶梯4000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1000~2000“三高原,三盆地”界限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以下平原、丘陵思考:1、在中国地图上认识两阶梯界限:①动手绘制②界限山地,附近省区③各阶梯内主要地形2、地势对河流、气候的影响:①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季风气候广布。②使许多大河东流,勾通东西交通。③在地势阶梯交界处形成丰富水力资源。3、在重要地形剖面图中认识我国地形、地势。①30°N附近地形剖面图: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②36°N③87.5°E地形剖面图:青藏高原——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④23°26′N⑤丹江口水库——北京三、中国地形分析:1、五种基本地形齐全,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陆地面积2/3)2、对发展经济的影响:利:为我国农业开展农林牧多种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造就了丰富的水能;利于采矿、旅游业的发展。不利:山区面积广,耕地资源不足,限制了我国农业发展。3、主要山脉(在地图中认识,分析)①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武夷山易形成地形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③南北走向:横断山、贺兰山、六盘山④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⑤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源头)祁连山(河西走廊)思考:①贺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内蒙古高原上荒漠与草原的分界。②横断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带性。4、山脉构成地形骨架:①山脉形成的主要分水岭秦岭以北:黄河水系南岭:长江水系以南:长江水系珠江水系②山脉为地形骨架事例:(记重要经纬线)a、“三山夹两盆”b、柴达木盆地c、“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5、四大盆地分析:分布区域(位置)特点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天山南北三山夹两盆①周围高山环绕,内部平坦,②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③油气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青海省青藏高原东北部①内陆高原荒漠盆地(“聚宝盆”)②多戈壁、沙漠、沼泽、盐湖、油气四川盆地四川东部①周围山岭,高原环绕②多低山,丘陵,西有成都平原③我国最大外流盆地,④天然气思考:四大盆地资源的共性:油气6、四大高原分析:分布特点青藏高原藏、青和四川西部(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①我国最大,世界最高高原;②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近看成川”);③多雪山,冰川,湖泊;④江、河源头;⑤高寒农牧业。内蒙古高原我国北部(祁连山——大兴安岭)①我国第三大②地形坦荡③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沙漠④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黄土高原祁连山东端——太行山长城——秦岭①世界最大黄土分布区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地貌)③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④丰富煤炭云云南东部①地势西高东低贵高原贵州大部②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③对冬季风的阻挡④地面崎岖,多“坝子”(人口农业集中区)7、三大平原分析:分布特点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之间,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①我国最大平原②地形坦荡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华北平原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①我国第二大平原,②海拔多在50m以下,地势平坦,③河流冲积而成。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到海滨(洞庭湖,江汉平原,鄱阳湖,太湖平原)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形②地势低平,“水乡”和“鱼米之乡”。8、主要丘陵: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地形雨、等降水量线分析)东南丘陵(江南丘陵,闽浙丘陵,两广丘陵)思考:①东南丘陵的水土流失与农业结构调整。兴修梯田,保持水土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木(茶、柑桔等),发展立体农业②南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