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上的小蝌蚪教学要求1.认读“蝌、蚪、秃”等6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让学生明白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做到,在生活中要做个守信用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理解“守信用”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小蝌蚪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小蝌蚪的认识。2.师导言: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我们怎样做到守信用呢?一起读一读《岩石上的小蝌蚪》吧!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蝌蚪秃凹塘扭绿油油光秃秃一扭一扭小玻璃瓶越来越烫摇摇摆摆清清的泉水绿色的水草可怜的小蝌蚪(2)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归纳。)三、随题读文,讨论交流。1.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2.在学习小组内围绕以下问题交流:(1)岩石上的小蝌蚪是哪儿来的?(因为小哥哥的玻璃瓶碎了,所以把他们先放在这儿。)(板书:来历:破碎的玻璃瓶)(2)小哥哥答应了小蝌蚪什么事?(会来接他们,并把他们放到漂亮的杯子里。)(3)小花狗要带走小蝌蚪,小蝌蚪是怎么说的?(小蝌蚪说要等小哥哥)(板书:拒绝小花狗)(3)小花鸭要带走小蝌蚪,小蝌蚪开始有没有答应?(小蝌蚪没有答应)(板书:拒绝小花鸭)(4)小哥哥来了之后去做什么了?(板书:去小河边捉蝌蚪)想象一下:岩石公公怎么对小哥哥说的?小哥哥有什么反应?(岩石公公对小哥哥说:“两只小蝌蚪一直在等你,因为你不守信用,两只小蝌蚪已经失去了生命。”小哥哥会非常羞愧和后悔。)(板书:小哥哥:不守信用)三、师生共议,拓展提升。1.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个守信用的人。(1)小蝌蚪和小哥哥谁守信用?为什么?(板书:小蝌蚪守信)(2)如果不守信用,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3)你认为应该守信用吗?为什么?3.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判断,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做个守信用的人。事例1:小明答应小红第二天带一本《黑猫警长》连环画给她看,可他第二天什么也没带。事例2:小明上街前答应妈妈上街不要这要那,到了商店里,小明非要妈妈买变形金刚不可,妈妈不同意,他就赖在地上不走。事例3:小玲答应爸爸晚上只看动画片节目,看完后就去画画。晚上,玲玲看完了动画片,就自己主动关了电视,到自己的房间画画去了。4.让学生谈谈自己应该在生活中怎样做个守信用的人。四、续编故事,发展思维。1.学生独立续编故事。2.在学习小组内讲述自己编写的故事。3.全班交流,评一评。五、板书设计:小花狗小蝌蚪(拒绝)小花鸭守信用岩石上的小蝌蚪小哥哥(小河边捉蝌蚪):不守信用六、教学反思:《岩石上的小蝌蚪》是让学生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明白在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应该做到。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教学中,我运用具体事例,让学生能清楚的分辨人物行为的对与错,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守信用”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说一说,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但是,课堂教学组织得不太好,学生交流得尽管很热烈,还是显得有些乱。课堂作业新设计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小蝌(kēkè)蚪(dǒutǒu)水塘(tángtǎng)光秃秃(tūdū)一扭(liǔniǔ)附答案:kēdǒutángtūniǔ2.把词语补充完整。()的小山坡()的水塘()的小哥哥()的杯子()地走了()的水塘()的泉水()的水草附答案:绿油油浅浅圆脸蛋漂亮摇摇摆摆浅浅清清绿色备课资料岩石,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矿物有三态:固态(如化石)、气态(如天然气)、液态(如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