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教学重点:抓住本课特点,运用基本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部分生字。教学难点:通过读词、读句理解生字、生词的意思。课前准备:先学提纲、小黑板、课件【先学提纲】1.读一读:把词串读通读顺,读给家长听。2.查一查:本课生字查字典,了解意思,掌握读音。3.写一写:写出带有课文中四个部首的字,越多越好。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词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文的最上部位有两张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旁和目旁”、“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用相同的偏旁加上不同的字就变成了不同意义的字,但是这个字的意思还是和这个偏旁有一定的关系的,相信他们对形声字的了解还是较为深刻的,这对于今天的学习一定很有帮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游戏:比比谁能说得多(“木字旁”、“禾字旁”、“草字头”、“竹字头”的字,生说,教师板书)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二、初步看图顺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同桌交流)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3.(课件出示12个词语)你想提醒小伙伴应读准哪个字的字音?相互帮助纠正。预设:①“晴、晾、睛、冷、冰”都是后鼻音;②“暖、晾、瞄、眺”都是三拼音节;③“晒”是翘舌音。4.老师示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儿连读的节奏感。同桌互相练一练,开火车读,齐读。三、比较探究诵读韵文(一)“日字旁”1.出示“日”的演变图表,问:古人的“日”怎样写?你觉得它像什么?(太阳)(1)引导学生认识日旁。(2)认真观察,下列4个红色字有什么相同之处?猜猜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预设:都与太阳有关。2.出示3幅图画,结合图画,读准词语。(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晴空](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温暖](3)天气那么好,我们洗完了衣服,就要把衣服---[相机出示词卡:晾晒¨]3.学习生字“晒”①你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②读准字音,分析字形,并组两个词。(出示齐读)4.你能用上这3个词来说一句话吗?(小组练习,全班交流)预设:晴空万里,太阳照在身上是那么的温暖,我们把衣服洗好晾晒出去。5.齐读词语。(二)“目字旁”1.出示“目”的演变图表,问:古人的“目”怎样写?你觉得它像什么?(1)引导学生认识目旁,与“日”旁区别。(2)观察这4个红色字有什么相同之处?猜猜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预设:以“目”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眼睛有关。2.出示3幅图画,结合图画,读准词语。(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相机出示:眼睛](2)解放军叔叔是怎样打枪的呢?必须要用眼睛---[相机出示词卡:瞄准]学习生字“瞄”①你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②读准字音,分析字形,并组两个词。(出示齐读)(3)人们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是站在高处看远处)3.齐读3个词语。过渡小结:1.总结拓展:我们刚才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2.中国的汉字很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词的意思!老师把我们今天的所学编成了一段小歌诀:太阳照耀是日旁,眼睛瞄准是目旁。(生齐念)3.下节课,我们会再认识两个长得很相似的偏旁,你可以课后先去认识它们一下。四、检测完善: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学评价:《识字4》是进行偏旁的比较识字。《识字4》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偏旁的演变图,用图表的形式,展现了实物、古文字、现代偏旁,意在让学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