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①教育具有选择和传递文化的功能②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种语言③汉字是传承世界文化的重要载体④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有重大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通过教育的方式来传承汉字体现了①。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说明了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④符合题意。各国文化一律平等,世界各国语言都具有各自的魅力,②观点错误。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③观点错误。2.中国第一部地理志《山海经》、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均记载了长白山的内容,印证了长白山文化的悠久性,进而举证了长白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这表明()A.史书典籍是长白山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B.史书典籍是长白山文化产生的重要根源C.长白山文化是中华文化产生的重要标志D.自然美景是长白山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解析:选A。材料强调了史书典籍在记载长白山文化发展中的重大作用,A符合题意。长白山文化根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长白山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B、D观点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产生的重要标志,C观点错误。3.(2020·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质测)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异常火爆,全世界学习汉语的“老外”已超过3000万人,大批欧美国家的汉语爱好者来中国求学深造。有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中文纳入了中小学考试。下列评述正确的是()①汉语是帮助我们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石②“汉语热”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提升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汉语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①夸大了汉语的地位;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异常火爆,一些国家和地区把中文纳入了中小学考试,“汉语热”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提升,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④正确;③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4.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后,后继的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材料说明()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②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私人撰述史书史料③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规模为世界之最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C。“易代修史”是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体现了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官方编纂史书史料排除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5.(2020·衡水开学联考)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型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建筑物和庭院往往沿着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重点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纵深的空间,整体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材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②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建筑群布局平衡舒展,具有整体美和深邃美,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①入选;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型建筑的特点,不涉及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③不选;中国的古代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④入选。6.(2020·南阳一中开学考试)戏曲界有句行话:“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京剧、昆曲、梨园戏、川剧等剧种的旦角手势婀娜多姿、仪态万方,京剧大师梅兰芳独创的53式兰花指更是醉倒全世界。对旦角手势发展脉络的追溯,可以窥测到戏曲表演程式形成与变化的轨迹,体悟到戏曲演员手势创作的无限空间。可见,戏曲表演中的手势()①体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②集中表达了戏曲演员的文化素养③是展示我国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