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滚滚长江东逝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袁绍乌巢乌巢不足万人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官渡之战夜袭乌巢,烧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毁袁军粮草公元200年以少胜多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作用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许攸)重视贤才(如出迎许攸)以诚待人、能宽容人袁绍自恃兵多粮足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听别人意见(如田丰、许攸)指挥失当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看图说成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曹军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五万二十万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作用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孙、刘曹操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讨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战役时间交战双方目的结果作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00年袁绍曹操统一北方曹操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8年曹操刘备孙权曹操想统一南北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你能从曹操先胜、后败中,感悟到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吗?启示: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攻占四川夺得汉中赤壁之战后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pī)十十十十曹丕220年刘备221年孙权222年三国鼎立开始于:220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南京)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三国鼎立鼎你能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吗?蜀221,成都吴222,建业魏220,洛阳曹丕刘备孙权不是。曹操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建立了魏以后才追封他为魏武帝。到这时候,东汉的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后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魏不是曹操建立。曹操不是三国时期人。从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看,魏、蜀、吴三国从220年开始,到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前后60年,实现的是“三分天下”之势,是政权的分立。温馨提示孙吴开发江南造船业先进发达,通夷洲(今台湾)曹魏重视农耕修水利广屯田诸葛亮治蜀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三国生产的发展曹魏重视农耕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翻车诸葛亮治蜀蜀锦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三国鼎立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方面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为它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因为它结束了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魏、蜀、吴三地的局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并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评说脸谱上曹操用白抹脸,勾本眉、细眼窝及脸纹,代表人物性格奸诈、狡滑。在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或者说,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思考:舞台上所见的曹操是白脸的奸臣形象,这公平吗?根据刚才我们所学的知识,你如何评价曹操?方法: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看其大节,看其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有何作用和贡献,而不应该抓其一点、不计其余。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写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他用诗抒发了自已革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