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1、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复习包括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统计部分,涵盖了本册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这部分内容不做具体要求,所以在本单元没有安排单独的复习内容。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2、教材呈现的基本思路和特点本单元内容的具体编排以《标准》的知识领域为主线,既遵循所学知识的顺序,同时又对相关内容进行集中安排,如分数乘除法的内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等。一方面对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另一方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三、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内容可分4课时进行教学。下面就第二课时“空间与图形”这一内容进行具体解读。四、空间与图形这一节的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2、通过复习圆周长及面积公式的得出过程,加深理解和掌握。3、通过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复习及应用,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整理。五、教材研读:1、位置。总复习的第8题教材呈现了两个学生下围棋的情境,引出用数对表示每一手棋的位置。可以让学生同桌一组实际下一下围棋,用数对说一说每下一手棋的位置。教材中的这一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留心观察,数学无处不在。2、圆的周长及面积。总复习第9题是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得出过程。首先,可让学生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形,标出圆内各部分名称,再说出半径、直径间的关系及特征。然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复习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得出过程。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五、教材研读:3、轴对称图形总复习的第10题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通过这样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整理。五、教材研读:六、练习的设计:1、说一说。以班级学生为描述对象,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和同学在班级内的位置,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复习一年级下学期学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表示物体的位置,重点要帮助那些学困生查缺补漏,引导他们查找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以达到课标的要求。六、练习的设计:2、练习二十七第1题根据数对的变化体会表示的位置的变化。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一个总体的回顾,即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清楚这两种方法的联系,即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行。六、练习的设计:3、练习二十七第11题。这道题是借助比的知识复习巩固圆的基本特征,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填空,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填写依据和想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理性上加深理解关于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六、练习的设计:4、练习二十七第12题。这是一道有关圆的周长计算的练习题,学生只要认真审题就能完成。通过这道题的解决,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