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章-运动的描述-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VIP免费

第1章-运动的描述-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2
第1章-运动的描述-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2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35分钟)1.(多选)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速率D.平均速度2.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Hz的交变电流,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T=0.1s,t=NTB.T=0.05s,t=(N-1)TC.T=0.02s,t=(N-1)TD.T=0.02s,t=NT3.(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点不均匀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不相等D.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4.(多选)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将有错误的操作选择出来()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下面B.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4~6V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用手水平地牵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x0,时间间隔为t,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5.导学号1997002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A.=vD,ΔtAG=0.12sB.=vD,ΔtBE=0.06sC.=vD,ΔtBG=0.1sD.=vD,ΔtCE=0.04s6.(多选)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O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O点到A点之间点迹密集且有部分点不清晰。A、B、C、D、E、F、G为所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Hz,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可得()A.从O点到F点运动的时间为6×0.1sB.从O点到F点运动的时间为6×0.02sC.从A点到F点运动的平均速度D.通过测量xOG的长度,可知小车从O到G的位移大小7.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AC=mm,AD=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m/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m/s。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1)FG段的平均速度vFG=m/s,GH段的平均速度vGH=m/s;(2)FH段的平均速度为vFH=m/s。19.导学号19970023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在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1)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vB=m/s,vC=m/s,vD=m/s;(2)在如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打A点是开始计时)。(此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章-运动的描述-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