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3例1,做一做2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让学生学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爱国、爱家、爱集体的思想品德。【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工序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思谈,引出话题。1、课前谈论:今天我们班的小明放晚学后跟妈妈去姨妈家玩,他要干下完下面几件事情?至少多长时间完成任务?a.坐车50分钟。b.跟小表哥下棋30分钟。c.听音乐20分钟。d.写作业25分钟.2.刚才通过大家的谈论和生活经验的在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能节省了20分钟。金钱买不到时间,可是我们动动脑筋就能节约时间,同学们想不想学习这种节约时间的方法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广角(出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学习例2)1.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谈论,我们也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并表示把几个时间统统加起来就完,而是把能同时做的事情一起做,生活中还真有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做的,下面的事情,谁和谁可以同时做?(1)5岁的小朋友爬楼梯、猜谜语、数数(2)看电视、泡脚、洗脸(3)写作业、吃苹果、听音乐、踢足球(介绍数学家华罗庚)刚才我们把能放在一起的事情同时做就省时了。你知道吗?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1965年发表《统筹方法平话》也叫“优化法”,“最优法”既要合理安排时间、要在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努力争取获得在允许范围内的最佳效益。华爷爷将的方法在当时不但工人、农民听得懂,就练我们小学生也能听的的懂,其中的一个例子还写进了我们的教科书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13页。2.探究新课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出示例2画面)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各项工序图片)谁能说给大家听?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师:小明先烧水行吗?看来,合理安排时,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板书:排:先后顺序)师:那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呢?(1)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师:同学们都挺善于开动脑筋的。那小明要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小明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现在,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需要多长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2)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安排的?(请学生上台摆工序纸条,师引导学生叙述设计的过程:你们先干什么?一共需要多少分钟?)(3)学生比较,在几种不同方案里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小结:合理安排时,不仅要考虑哪些事应该先做,而且还要考虑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安排同时进行这样就能节省时间。(板书:想:同时进行:大活里含小活)。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像这种能让客人最快喝上茶的方案,我们把它称为“最优方案”。最后我们还有养成检一检、查一查的好习惯,看看有没有排漏掉的事情(出示流程图)(板书:查:检一检,查一查)。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沏茶,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优化的理念去解决问题。三、实践应用,合理设计1.小红感冒了,吃完药后药赶快休息。她应如何合理安排下面的几件事情?找杯子到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1分钟2.小红每条睡觉前要做下面几件事情:写作业:30分钟;看电视:15分钟;泡脚:5分钟洗漱:5分钟喝牛奶:3分钟学生汇报,出示最佳流程图,说说你的想法。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需要合理安排的事情,聪明的人总是把事情进行最优的安排来提高效率。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