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则滩九年制学校俞繁华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第一框自主学习•《新学案》基础自主学习。1.诚信的含义“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P.115)1、“废石”主人的决定表明了什么?2、你如何看待他的决定?导读“废石的故事”(课本第115页)1、“废石”主人的决定表明了什么?2、你如何看待他的决定?导读“废石的故事”(课本第115页)答:“废石”主人的决定表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做到诚实守信。答:他的决定是正确的,给后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许下诺言,就要遵守诺言,并不因为经济利益而改变,这才是真正的诚信。P115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释义一句诺言,价值千金。形容人说话算数,极有信用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赏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他,但是曹邱生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而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一诺千金是形容人说话算数,既有信誉。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含义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无数实事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中国百盛集团采取的措施:•1、停止售卖含苏丹红成分的产品,主动销毁剩余调料•2、发表声明向公众道歉•3、严查供货源头,保证食品安全,向消费者公布食品检验结果肯德基全国1200家店在苏丹红事件中4天至少损失2600万元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讲信用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在古代,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害人害已。阅读:课本P116页《洗盘子》的故事1、这个学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2、试写出表示不诚信的词阅读:课本P116页《洗盘子》的故事1、这个学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答:不讲诚信的人一旦被识破,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举例:略2、试写出表示不诚信的词答:言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