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两个有用的公式1.速度公式:vt=_____。(1)推导: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vt=_____。(2)结论:速度vt与时间t成_____关系,vt由v0、a和t共同决定。v0+att0vvatv0+at线性2.位移公式:s=。(1)推导:平均速度与初、末速度关系式=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式s=___⇨位移公式速度公式vt=v0+ats=201vtat2v0tvv2vt201vtat2(2)结论。①位移s与时间t是_____函数关系。②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_____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二次面积【判一判】(1)物体的初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长,则物体的末速度一定越大。()(2)初速度越大,时间越长,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一定越大。()(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初速度、加速度、时间三个因素有关。()提示:(1)×。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初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长,则物体末速度越大。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末速度不一定增大。(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初速度、加速度、时间三个因素有关,仅根据初速度和时间不能确定位移的大小。(3)√。由公式s=v0t+at2可知,s与v0、a、t有关。12二、两个有用的推论1.位移与速度关系式:速度公式vt=_____位移公式s=v0+at201vtat2位移与速度关系式__________⇨vt2-v02=2as2.位移与初、末速度及时间关系式: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式s=___平均速度与初、末速度关系式vt0tvvv2位移与初、末速度及时间关系式s=⇨0tvvt2知识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思考探究:如图,已知快艇在海面航行的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1)计算快艇的末速度用什么公式?(2)计算快艇的位移用什么公式?提示:(1)vt=v0+at。(2)s=v0t+at2。12【归纳总结】1.公式vt=v0+at的应用:(1)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对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不适用。(2)用途:公式中包含四个物理量,不涉及位移,已知其中任意三个物理量时,可求出剩余的一个物理量。(3)应用步骤。①确定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②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确定已知量的正、负,并用带有正、负的数值表示。③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式或其变形式列式、求解。④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方向。2.公式x=v0t+at2的应用:(1)适用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2)用途:公式中包含四个物理量,不涉及末速度,已知其中任意三个物理量时,可求出剩余的一个物理量。12(3)应用步骤。①确定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②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确定已知量的正、负,并用带有正、负的数值表示。③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或其变形式列式、求解。④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方向。【特别提醒】(1)速度公式vt=v0+at是由加速度公式推导得出,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2)应用公式s=v0t+计算的是物体运动的位移,而非路程。t0vvatt0vvat21at2【典例示范】(2016·淄博高一检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2m/s,加速度为a=0.1m/s2,求:(1)前4s内的位移大小及平均速度。(2)第4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解题探究】(1)前4s指______________,第4s指_______________。(2)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从开始到4s末从3s末到4s末xvt【正确解答】(1)根据位移公式,前4s内的位移前4s内的平均速度:(2)根据位移公式,前3s内的位移=6.45m,第4s内通过的位移x-x′=8.8m-6.45m=2.35m答案:(1)8.8m2.2m/s(2)2.35m222011xvtat2m/s4s0.1m/s4s8.8m22x8.8vm/s2.2m/st4222011xvtat2m/s3s0.1m/s3s22【过关训练】1.(2016·汕头高一检测)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2(m),则当物体速度为3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A.1.25sB.2.5sC.3sD.6s【解析】选A。比较位移公式x=v0t+与x=0.5t+t2(m)得v0=0.5m/s,a=2m/s2。由于v=v0+at,所以A正确。21at20vv30.5ts1.25sa2===,2.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上一个斜坡(如图所示),加速度的大小为0.4m/s2,斜坡长30m,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需要多少时间?【解析】由位移公式代入数据得:解得:t1=10s,t2=15s。t2=15s时,由v=v0+at可得v=-1m/s,所以t2=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