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能选择出最合理的方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教学准备:沏茶问题的六个工序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猜谜语: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珍贵而又最被人忽略。当它快到极限时。人们才发现它的重要!请问,这究竟是什么……生:时间。【设计意图】体会时间真的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体会学习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师:时间很宝贵,下面我们来看看右面的事情可以同时进行的有哪些?学生逐一回答。师: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填词游戏。(用“先……再……”和“一边……一边……”来填空)学生举手回答。【设计意图】本是数学课堂却做语文题,熟悉的生活情境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激起了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师:同学们回答的很不错,“先……再……”强调两件事情有一定的顺序;“一边……一边……”强调两件事情是同时发生。比如:先洗手(3分钟)再吃饭(10分钟),总共用时13分钟;而一边烧水(10分钟)一边洗菜(8分钟),总共用时10分钟。师: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事情必须安顺序进行,而有的事情可以同时进行,关键看你能不能合理的去利用时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合理的利用时间。(板书课题“合理利用时间”)【设计意图】当给生活中的情境赋予数学问题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优化的数学思想:合理安排就能省时。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情境参与,探究新知师:听,这是什么声音?生:门铃响了。师:星期天的下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了!师:于是,妈妈吩咐小明去给李阿姨沏杯茶。小明想:“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学生回答,教师用卡片在黑板上摆出6道工序及所用的时间。师:怎样才能让李阿姨在最短的时间喝上茶呢?(教师一道学生解释最短的时间是什么意思)小组合作完成。(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一人计算时间,一人汇报;2.用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3.把整个过程表示出来,要让人清楚地看出每个工序用了多少时间,以及整个过程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学生边汇报,教师按照学生的汇报来在黑板上操作工序卡)师:谁有更合理的安排?学生肯定做法: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同洗茶杯(2分钟)时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所用的时间:1+1+8+1=11(分钟)师:大家真的很能干,很快就帮助小明让李阿姨在最短的时间内喝上了茶。其实子啊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省时间(板书“省时”)【设计意图】在以上感知的氛围中,及时出示情境视频“沏茶”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小明的问题“沏茶需要做几件事?每项事情各需要多长时间?要想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出学习要求:讨论交流;画流程图;计算出所需要的时间。2.巩固方法,及时应用师:中午了,小明要做一顿美味的午餐招待李阿姨,做饭时需要做的事情:洗菜(5分钟)、洗电饭锅(2分钟)、炒菜(20分钟)、切菜(2分钟)、煮米饭(30分钟)怎样让李阿姨尽快吃上午餐?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有疑问可以和同桌交流。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汇报。3.归纳小结,情感渗透师:大家非常棒,都能合理的利用时间让李阿姨尽快的吃上午饭。其实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在研究中发现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介绍华罗庚的文字)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入生活,看看生活中的例子。1.这样做合理吗?学生分别汇报,并说明原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