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第一单元·第三课爬天都峰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课文导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课文背景天都峰: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东南。黄山主峰之一,海拔1829米。属金字塔形角峰,奇险陡峻,为黄山诸峰之冠。沿磴道有童子拜观音、天上玉屏、仙人飘海、天桥诸景,以鲫鱼背最为险峻。峰顶平坦,石壁有“登峰造极”大字石刻。极目云天,风光无限。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作者简介江苏无锡人。1950年参加工作,《小朋友》编辑室主任,《儿童诗》丛刊副主编,副编审。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艺家协会。著有诗歌《阿布加和中国医生》,散文诗集《远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故事集《眼睛会动的布娃娃》,儿歌集《从小养成好习惯》,诗歌《含羞草》散文《峨眉山上的奇遇》。译著《罗姗娜和机器人》(与费正平合作)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少年儿童读物翻译奖,《小鸟在歌唱》(编辑)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奖,《虎孩》获全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优秀少儿读物编辑奖,《魔匣》获全国第四届少儿社优秀读物编辑奖。为全国各地中小学建立了不少儿童诗社、儿童诗夏令营。他的书法也为人称道。畅言教育学习目标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学习生字(Pá)爬(fēng)峰(dǐng)顶(Sì)似(cāng)苍(yǎng)仰(zá)咱(fèn)奋(biàn)辫(yǒng)勇(jū)居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生字学习暑假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jiàdǒujítiěliànhūchàn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生字学习奋力攀登并且鲫鱼纪念辫子fènpānbìngjǐniànbiàn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生字学习勇气决心yǒngjué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细读课文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细读课文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3、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从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紧扣课题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4、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5、“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出示第4段重点句,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2)体会“我”的心理,朗读3、4自然段。紧扣课题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6、“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