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5届浙江省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生物试卷)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C.上清液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蛋白质外壳D.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看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2.(2015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11月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原因分析,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S型细菌的部分DNA重组到R型细菌的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2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分子的复制、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2015届辽宁省大连市信息高中高三上期中考试生物卷)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从题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4.(2015届辽宁省大连市信息高中高三上期中考试生物卷)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3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入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考查学生能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5.(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对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答案】C可计算得到该条链上100个碱基中含A、T、G、C依次是10个、20个、30个、40个,另一条链上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4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6.(2015届山东省文登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生物试卷)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不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B.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后,每个细胞带有3H标记C.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D.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计数,即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7.(2015届河南省名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B.复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