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实验中学教学设计模板课题名称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课时1课时教师姓名卫小艳科目地理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突出其干旱的特点,并通过活动题的设计,说明当地自然环境对人口、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第二部分突出塔里木盆地能源和资源的开发,突出这是一块”宝地”。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形式呈现,自始至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塔里木盆地的位置、气候。2.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认识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4.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开发的条件。5.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与交通线的分布。2.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学情分析(学生特征)本节是西北地区的第二节,在第一节的内容当中,学生知道了西北地区的新疆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其中就有塔里木盆地,所以对于这个称呼,学生并不陌生。但由于学生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这个地区,对于盆地地形也没有直观的认识,所以本节内容学生在理解上稍微有些难度,需要加上一些直观形象的图片,结合气候特点进行说明。四、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最大的盆地2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戈壁、沙漠广布。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的环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这里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3城镇、交通城镇、交通线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4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戈壁和沙漠广布,极端干旱人文景观:城镇、交通线分布在靠近河流的绿洲和山麓地带5油气资源的储量油气资源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6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两条沙漠公路的建成;气候严酷,交通不便7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意义: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线路:一线,轮南→上海;二线,霍尔果斯口岸→广州。生态环境的保护: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加强绿洲的保护,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五、教学重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重点1.塔里木盆地的位置、气候。2.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通过“中国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及我国主要油田开发现状,学生分小组讨论难点1.绿洲对干旱地区的作用2.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先出示一些相关图片,让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分小组阅读、讨论,加上老师的讲解和总结,学习本课内容。同时通过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七、教学环境、资源准备及学生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中国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及我国主要油田开发现状。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搜集和本节相关的资料。八、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沙漠和戈壁广布言语引导:同学们认真观察图8.16,概括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读图8.16,在图中找出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并概括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让学生熟悉地图,清晰认识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引导学生归纳地形、气候特点通过地形区的确定,明确地形是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气候干旱为后面的景观学习做好铺垫分析原因,提出问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又有高山环抱,那这一地区的自然景观是怎样的呢?看图8.17,分小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四个方向都距离海洋较远,理解本地区沙漠和戈壁分布较广言语引导:在这样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