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崔慧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情况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了学生自主探索、获取信息的课堂。“先学”不一定只停留在课前的预习,在授课时教师要安排小组自学环节,让学会的组员教不会的组员。如在教月份单元时我先让小组交流,让他们互相读单词,及时纠正有发音错误的同学。教师这时要做到两个关注。关注不参与的学生,即对那些不开口读的、开小差的、讲话的学生要给予提示和帮助,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小组自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发音,即巡视每小组的自学情况,如发现有发音错误的要及时纠正。因此,此阶段,教师要做到不干杂事,不抄题目,不看窗外,不走出教室。在“先学”过程中,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对“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时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性问题,是旧知识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做好准备。这实际上是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说是“第二次备课”。二、充分放手“后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性所谓“后教”,是指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师生间、生生间互动式学习。对于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做过多讲解。对于仍不能理解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进行讨论或让已掌握的学生讲解,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教师必要的讲解应是精要而且有明确指向的,能有效促进知识的升华和提高。这样,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单一的、刻板的教学模式,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⒈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的,一律不讲。⒉明确教的方式。“师”教“兵”。“先学后教”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主要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教师在教时可以作简单地陈述、归类、小结,如在展示目标时要求学生多读几次。在学习小组交流新单词后进行全班带读,小组抽查,个别学生领读。在抽查过程中发现难读的单词,教师一定要多带读几次“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改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如在小组活动时,让会读月份的学生教不会读的学生,教师最后抽查几组,并做出评价。目的是让领悟性高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培养优秀生的讲解和辅导能力,这有利于提高优等生的自信心和充分发挥其所长。教师要合理安排座位。四人小组中安排一名成绩优秀的,一名优良的,一名中等的和一名学困生。选出优秀的学生做组长。组长指出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了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如在学习天气单词时,让组长督促组员先读一遍,若遇到不会读的,组长可以口把口教组员;在做练习时,教师可以先改组长的,再由组长改组员的。课前,课堂课后,学习好的成了学困生的“小老师”,成了老师的“助教”不仅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促进了优秀生的提高,而且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⒊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地达到课标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