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要抓住特点。•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刻画人物。2.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凸现人物鲜活的个性。2.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在写作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一、抓住人物典型事例•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世事道理的事物就属于典型事例的范畴。“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通过一件典型事例写人,是“写人”作文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典型事例,文章就平淡无奇,“写人”就没有了真正的意义。应用典型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一种事理,所以,同学们应用典型事例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二、展示人物个性•1.“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他有代表性的语句,来刻画他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个性和思想。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作文中的人物的真实语言尤为重要,千万不可凭想象“张言李腔”。•2.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除语言外,人的行为也是受人的思想感情支配的。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物的行为,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一个行为动作的描写,就可能使人物有个性。《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当“我”赖床不起时,爸爸站到床前,瞪着“我”,一个“瞪”字,就写尽了爸爸的严厉,接下来故事可想而知。•三、善于联想•用真情真言写人,首要的就是“真”。要把人写真,就要对所写的人物进行观察分析。如何观察分析?除了对描写对象进行语言、行为和外貌的判断外,有时还要对他的内心活动进行一番推敲。这样,就可以表里如一地刻画出人物的品格。•我们读过的文章中,经常见到这样一类话:“我想……”“他在心里盘算着……”“老师的话又在我耳边想起”“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这些都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有了心理描写,人物就鲜活起来,文章就生动起来。•四、以貌传神,写出人物特点•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指对人物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的描写。只有抓住人物特点,写好外貌,才能把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般应抓住: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着重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能从动态中表现人物特点;注意描写顺序。•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刻、最突出的特征。有些同学写人时缺乏真情实感,把别人写过的东西背出来便用,描写人的外貌往往千人一面,什么“圆圆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不管男女老少都一样。同学们如果对所写人物外貌进行认真的“捕捉”,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外貌相同的人。描写因人而异,“千人一面”让人乏味。•人的外貌各不相同,作文千万不能像流水账,一点不少,从头写到脚。实际上,“这一个”之所以不同于“那一个”,往往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特征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外表写得很全,实际是湮灭了主要特征,达不到目的。所以,写人外貌时,一定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抓住特征,善于取舍。••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例文1、我最敬佩的人是我小学时的袁海老师.袁老师二十多岁(年龄),一张娃娃脸(外貌),教龄短得吓人,却教起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