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唱——《娃哈哈》设计者:绿晨小学黄禕淳【课题】一年级第四单元唱《娃哈哈》【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娃哈哈》,感受歌曲情绪。2、学跳“新疆舞”。【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上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娃哈哈》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为2/4拍,小调式,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其节奏轻快活泼,旋律丰富具民族风格,歌词通俗易懂,表现了维吾尔族儿童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欢乐的心情。歌曲中多次出现了表示愉悦情绪的前八后十六节奏,演唱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吐字清晰。【育人立意】新课标提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教材编写者通过精挑细选将这首歌曲合理地融入小学音乐教材中,对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地渗透有重要意义。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还包括孕育这首歌曲的民族文化。【学情分析】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充满好奇,他们好动、模仿力强,喜欢游戏,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渴望在音乐课堂上学习到动听有趣的歌曲,但是刚入学几个月,学生对于常规的课堂纪律,歌唱的基本要求不是很明了,因此在学期初的音乐课堂里,我并没有安排太多的内容,而是创设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慢慢适应,尽量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表演中展现音乐的能力。【教学目标】1、能用整齐、有弹性的声音齐唱歌曲《娃哈哈》,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激发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情感。2、运用聆听感受、师生合作、生生互动的方法,在听、唱、动、演的音乐实践活动中,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情绪。3、能和同伴一起准确地、整齐地背唱歌曲,并随着音乐快乐表演。【教学重点】1、用整齐、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娃哈哈》,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2、能够与同伴互动,共同完成歌表演。【教学难点】能够在听、唱、动、演的音乐活动中,了解维族的音乐风格与舞蹈特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听《开火车》音乐进教室。1(二)观看视频,介绍丝绸之路。(三)用《娃哈哈》伴奏教师先来示范三项任务。说明:律动进教室,符合学生爱动的年龄特征。视频从古代神秘的西域进行介绍,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习歌曲欲望。老师示范民族舞蹈其目的是为了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二、感受与体验(一)快乐体验,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关键设问:1)歌曲什么情绪?2)歌曲的速度?3)模仿一个舞蹈动作?说明: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用心、安静地去聆听音乐的习惯。2、学习歌曲(1)跟琴慢唱(2)加速跟琴唱(3)师生互动,解决难点(4)学习舞蹈动作(5)再完整地唱说明:这首歌曲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旋律比较上口,但是歌词较多,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学生对歌曲的感受是直接的、立体的、生动的、也是全神贯注的,因此,他们在反复地欣赏、感受、体验歌曲中,很快能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情绪。(6)学生轻声跟琴唱(7)有节奏地读歌词(8)学生快速再唱一次(9)学习舞蹈动作说明:学生演唱时有可能把握不好歌曲的清晰吐字,老师用示范让学生听辨,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唱清楚。同时用京剧的特点,让学生对有了一定的了解。(10)学生模仿敲铃鼓(11)边唱边敲三、综合表演1、师生练跳2、师生共同表演歌曲《娃哈哈》部分学生敲铃鼓和手铃;2部分学生跳舞……说明: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亲自体验。铃鼓和新疆舞的学习,让学生更为直接地体验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这个环节是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再现,是音乐情感升华的必然结果,老师在这里要不拘一格的鼓励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展示自己,建立对音乐学习与表现的自信心。四、课堂小结老师总结,学生随音乐边唱边跳出教室。【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3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实践参与听音乐感受情绪综合表演聆听范唱学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