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1.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掌握二项分布,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模型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本节重点: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概念的理解.•本节难点:二项分布的实际应用.•1.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Ai是第i(i=1、2、…、n)次试验中出现的事件,因为试验的条件相同,所以第n次试验出现的事件An不受前面n-1试验结果的影响.•∴An与A1A2…An-1相互独立,∴P(A1A2…An-1An)=P(A1A2…An-1)·P(An),同理可得P(A1A2…An-1)=P(A1A2…An-2)·P(An-1),…,P(A1A2)=P(A1)·P(A2).•∴P(A1A2…An)=P(A1)P(A2)…P(An).•2.两点分布是一种特殊的二项分布,即当n=1时的二项分布.3.若X~B(n,p),则独立重复试验的总次数为n,每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概率为p.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P(X=k)=Cknpk(1-p)n-k(应注意和二项式定理展开式Cknan-kbk的区别),这是因为:若每个试验,只考虑有两个可能的结果A及A,且事件A发生的概率相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各次试验结果相互独立,即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事件A在n次试验中若发生k次,共有Ckn种情况.由试验的独立性知,A在k次试验中发生,而在其余试验中都不发生的概率是pk(1-p)n-k.而各种情况都互斥,所以由概率加法公式知,如果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则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Pn(k)=Cknpk(1-p)n-k(k=0、1、2、…、n).如果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记为ξ,则P(ξ=k)=Cknpk(1-p)n-k.从而可得到ξ的分布列•由于P(ξ=k)刚好是[(1-p)+p]n的展开式中的第k+1项,与二项式定理展开式有关系,所以称ξ服从二项分布,简记为ξ~B(n,p),它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中一种相当重要和常见的概率分布.•1.定义:一般地,在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2.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在相同的条件下”等价于各次试验的结果不会受其他试验的,即P(A1A2…An)=.其中Ai(i=1,2,…,n)是第i次试验的结果.相同条件影响P(A1)P(A2)…P(An)•3.定义:一般地,在中,设事件A发生的是X,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P(X=k)=,其中k=0,1,2,…,n.此时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并称为成功概率.•4.Cnkpk(1-p)n-k是[p+(1-p)]n的二项展开式中的第项.n次独立重复试验CnkPk(1-p)n-kX~B(n,p)pk+1次数•[例1]某人射击5次,每次中靶的概率均为0.9,求他至少有2次中靶的概率.•[分析]至少有2次中靶包括恰好有2次中靶,恰好有3次中靶,恰好有4次中靶和恰好有5次中靶四种情况,这些事件是彼此互斥的,而每次射击中靶的概率均相等,并且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所以每次射击又是相互独立事件,因而射击5次是进行5次独立重复试验.[解析]解法一:在5次射击中恰好有2次中靶的概率为C25×0.92×0.13;在5次射击中恰好有3次中靶的概率为C35×0.93×0.12;在5次射击中恰好有4次中靶的概率为C45×0.94×0.1;在5次射击中5次均中靶的概率为C55×0.95.所以至少有2次中靶的概率为C25×0.92×0.13+C35×0.93×0.12+C45×0.94×0.1+C55×0.95=0.0081+0.0729+0.32805+0.59049=0.99954.解法二:至少有2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至多有1次中靶,它包括恰好有1次中靶与全没有中靶两种情况,显然这是两个互斥事件.在5次射击中恰好有1次中靶的概率为C15×0.9×0.14;在5次射击中全没有中靶的概率为0.15,所以至少有2次中靶的概率为1-C15×0.9×0.14-0.15=1-0.00045-0.00001=0.99954.•[点评]①运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求概率时,首先判断问题中涉及的试验是否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判断时注意各次试验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每次试验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都相等;然后用相关公式求概率.②解此类题常用到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及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将一枚均匀硬币随机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