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武汉市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6~2020年)》为指导,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武汉市行政区域面积8467平方公里,武汉市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界线,结合自然地形、行政区划,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形态。尝试探究:武汉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受哪些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提示:长江、汉江的影响,地形为平原、地势低平。了解城市景观特色及其原因掌握城市的空间形态,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应用结合案例,分析城市布局形态特点和景观特色一、城市空间形态1.概念:是城市形式和分布密度的综合反映。2.类型(1)平面形态①集中形态简单集中式:表现为主城区与工业区的组合,污染较少的轻工业靠近,污染严重的重工业远离。复杂集中式:主城区与工业区相互,市中心区为周围的和工业区提供必要服务,各功能分区比较复杂。总体布局连片主城区生活区依托生活区②分散形态一城一区形态、形态、城镇组群形态、形态、大城市群和。(2)立体形态分散成组城镇群城市带二、城市景观特色1.现代城市景观:建筑物,造型各异、气势恢弘的摩天大楼,构成的繁华景观,典型代表是纽约的。2.古老城市景观: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一致,城市建筑物大多,市中心很少有建筑,城市建筑物的天际轮廓线较为。密集中心商务区曼哈顿不高高层平整3.城市的代表性标志:北京、巴黎与罗浮宫、悉尼歌剧院等。4.风景旅游城市:沿海、沿河、沿湖的城市。5.高低错落的立体城市:山区的城市依山就势。天安门凯旋门三、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1.分布特点(1)人口密集的地区城镇数量,并在人流、物流的部位形成大城市。(2)沿河、湖、海地区城镇,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枢纽处,会形成比较大的城镇。较多枢纽较多入海处交通运输(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或比较大的边境口岸,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镇。(5)大型或特大型分布区,常发展成矿业城镇。商品集散地矿产资源2.城市的不同区位类型(1)城市。(2)区域中心城市。(3)城市。(4)口岸城市。(5)滨水型城市。(6)城市。,交通枢纽商贸旅游矿业1.教材P31“图2-16集中式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提示:该图明显反映出城市建成区在空间布局上表现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在景观上城市建筑绵延分布并具备有机的内部联系。2.教材P31“图2-17简单集中式城市布局”“图2-18复杂集中式城市布局”提示:简单集中式常表现为主城区与工业区连片组合。而复杂集中式则表现出主城区与工业区相互依托,市中心区为周围的生活区和工业区提供必要服务,城市的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比较复杂。3.教材P32“图2-19一城一区城市布局形态”“图2-20分散成组城市布局形态”“图2-21城镇组群城市布局形态”“图2-22串珠状城市布局形态”提示:四幅图均属分散形态,显示出城市建成区在空间上的不连续分布,城市各组成部分分散布置在城市用地规划范围内,但其间却具有明显的内在联系。4.教材P33“图2-23欧洲古老城市景观”“图2-24美国现代城市景观”提示:两图城市建筑风格不同,集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城市景观。欧洲古老城市的建筑物大多不高,市中心区很少有高层建筑,城市建筑物的天际轮廓线较为平整。而美国现代城市景观,建筑物密集,气势恢宏的摩天大楼,构成中心商务区的繁华景观。5.教材P33“图2-25伦敦塔桥”提示:该图是英国伦敦的著名建筑物,是该城市代表性的标志,同时也是这个城市的重要景观特征。广东东莞市的“一中心、多支点”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格局和“中心提升、东西推进、南北拓展”的思路,构建“一主三副两支点”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从当前的情况看,组团式城市格局初显形态,但从东莞现有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看,未来发展面临的瓶颈将更加明显。因此构建新城镇化发展战略格局,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分散式的城市形态最主要的是组团式;组团之间被山丘、河流农田和森林分隔。能根据城市用地条件灵活布置,使城市接近自然。缺点在于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相对较大。城市空间形态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1.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有哪些类型?其成因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