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滟滟•芳甸•霰•汀•纤尘•江畔•扁舟子•捣衣砧•碣石•潜yàndiànxiàntīngxiānpànpiānzhēnJiéqián注意读音•有些人,以为把字句截短了一行一行地竖排着,就是诗;还有些人,以为拣那指心明腑、抒情言志的文字连起来就是诗,诗都快成装腔作势的代名词了。•诗其实就是一幅图画,比如,“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可不是一幅画?“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又是一幅画;“玉容寂寞泪闹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还不是一幅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幅画又如何?诗是什么?这篇诗歌以写景为主,写景的诗句集中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前面之景和后面之景有什么区别?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为何会有这样的区别?•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生”与“升”,一字之差,别有风味。明月共潮升,乃平常之景,而“明月共潮生”,这一轮明月与这一江春水,相依相偎,共同生长,共同嬉戏。一个“共”字写出了春江与明月的天然联系,一个“生”字给予了春江与明月生命的力量。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作者将月亮置于春潮之中,置于芳甸之中,置于白沙之上,最后置于无纤尘的江天一色中。将“月”这一个最主要的意象凸显出来。•空明澄澈、迷离恍惚、幽美恬静、空灵迷茫、静谧清丽。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人生如尘露,天道邈悠悠。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也体现了其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由月及人。“孤月”尚待人,何况游子、思妇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依人的月,恼人的月,勾起牵挂和思念的月。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深重的相思,悠长的愁苦。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游子梦中神游故乡:花落月潭,春光将尽,漂泊天涯,山高水长,情何以堪?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