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发现自己一、单项选择题1.玫瑰虽香,却浑身长满了扎人的刺;种子虽小,却有让大力士瞠目的力量。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③人最难读懂的是自己④要全面认识自己,做到扬长避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九年级(二)班小英经常对自己说:“我虽然个子不高,但也有许多优点,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对于小英的这种自我认识,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自高自大的表现不利于全面认识自己B.充满自信,欣赏自己和悦纳自我的表现C.缺乏追求美的意识的表现D.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是自负的表现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说:“从青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为此,我努力奋斗,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需要()①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②主动改正缺点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告诉我们要()①正确认识自己②客观评价自己③扬长避短④夸大自己的长处,忽略自己的短处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生活中总有人这样想:他当了科学家,他成了文学家,他获得了奥运金牌,那么我呢?其实,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强壮的,但你可以最乐观。这告诉我们()①要学会悦纳自己②要认识自己的自我形象是最好的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④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要欣赏自己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③④6.即将迎来初中毕业的小春,请同学给他留言,想从中看看自己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印象。小春所运用的认识自我的方法是()A.通过集体了解自己B.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C.通过他人了解自己D.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7.“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生理上的特征是自己能够决定的B.应该接受现实,不断完善自己C.生理上的特征是自己能够控制的D.人们只能以消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外表8.一位中学生非常热爱打篮球,但他的中学教练劝他:“你太矮了,还是试试其他的行业吧!”那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篮球“飞人”的迈克尔·乔丹。因此,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的正确做法是()①既不盲从,也不能忽视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③照别人说的去做④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冷静地分析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有一天,孔雀向喜鹊哭诉:“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人家黄莺的声音多美妙啊。”喜鹊安慰道:“可是你有美丽的羽毛,这是别的鸟儿都不能比的。”对话告诉我们()A.美丽的羽毛比美妙的声音更重要B.只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C.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D.从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最重要10.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已就短,智者皆难谋。这一谚语告诉我们()A.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一成不变的B.每个人只能通过他人才能了解自己C.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D.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才能了解自己二、非选择题11.有一位中学生,曾经因为英语考得不好,看见其他同学的英语学得都很好,便对学习英语逐渐失去了信心。老师对他说:“你的基础差一些,先不要和其他人比,自己有进步就是成功。”第一次他定的目标是50分,经过努力得了52分,老师鼓励他说:“有进步!下次争取及格。”就这样,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这个同学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增强了,最后中考时英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请问:这位中学生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12.一天清早,一名园丁走进花园,竟然发现一大片的花草树木都奄奄一息,了无生气。惊讶之余,他问榕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榕树说它不想活下去了,因为它无法像松树那样高大雄伟。松树也沮丧地告诉园丁它想自我了断,因为它不像苹果树那样,能结出可口的果子。但是一旁的苹果树也在抱怨,说它自己不能像槐树一样,浑身散发着芳香。最后,园丁来到花园的一角,看到一株不起眼的小花,只见它生机盎然,一身绿意。“你为什么在如此消沉的环境中仍能昂首挺立着?”园丁好奇地问。不起眼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