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等量代换》教学设计东川四小胡桂芝教材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09页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分析等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换”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解决问题时应先找出这个代换的规则。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了解等量代换的方法,会解决类似的简单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现实价值,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合作意识,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利用天平的原理,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原则与算理,掌握等量代换的基本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教学难点: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每两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解决等量代换的问题。教学准备:PPT课件、食物图片、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谈话,创设超市购物情境。2.揭示课题:等量代换3.理解课题。二、合作交流,探究等量代换的方法,,初步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1.课件出示食物换购情境:认真观察,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2.同桌合作,先说出你的想法,再用你喜欢的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代替三种食物,在草稿本上画一画,换一换,看一看一个汉堡能换几个冰激凌。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指名到黑板上摆一摆是怎么换的?(要知道能换几个冰激凌最关键的是什么条件:引出“中间量”)5.引导列式计算小结:等量代换就是把一种数量用另一种与它相等的数量来代替,我们一定要弄清能不能直接换,不能就要找相关联的量。(中间量)三、反馈练习21.出示情境图:水果摊前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教师向学生说明:在本例中,每个苹果同样重。)师:观察前两个图并思考: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试着换一换。做完后同桌互相交流。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引导列式计算)四、强化练习(体重大比拼)1.课件出示动物替换情境:你得到什么信息?2.用你喜欢的方式换一换。(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3.汇报交流,说出你的想法。4.课件演示替换过程。五、活学活用,完成习题卡(逐一进行)1.1茶壶水可以倒2暖瓶1暖瓶可以倒4杯水1茶壶可以倒()杯水2.△=□+□+□□=○+○+○+○△=()个○3.△+■=240△=■+■+■那么■=()△=()六、总结结束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2.等量代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解决这种问题并不难。在生活中不管做任何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应用我们的智慧,没有我们办不成的事情。七、板书设计(图片)等量代换一个汉堡换2支鸡翅一支鸡翅换3个冰激凌(中间量)一个汉堡换()个冰激凌3×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