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7年夏季次贷危机的爆发,最终引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材料二: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2007年至2011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背景:新航路开辟后,原本相互隔绝的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区域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加速进入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后,资本、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方面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大大加快,整个世界的生产、销售、贸易与往来都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经济全球化加速原因1.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不断出现,大大缩短了人们往来的时空距离,并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克服地域的限制,国际间的电子邮递、电子商务等应运而生,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消除了障碍。3.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结论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日致词中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积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率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率。国际投资也不断扩大,贸易额增长迅猛。2.贸易全球化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无论身居何处,人们都可以方便地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3.跨国公司的投资和贸易网络将世界经济编织成一个整体,有力地促进着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消极影响1.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置于不利地位。2.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得发达国家财富不断积累,一些发展中国家贫困不断加剧,南北差距继续扩大。结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既相互依存,又互相竞争。请你根据图示,说一说这家汽车公司的生产经营有哪些特点?生产经营全球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特点为什么20世纪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得以迅速发展,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在共同起作用?以该汽车公司的生产或其他跨国公司为例,说说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消除了障碍;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投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背景:在贸易全球化的推动下时间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被称为“经济联合国”。1995年性质职责现状它制定并监督所有成员实施全球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是各国谈判的场所,也是解决贸易纠纷和争端的有效机制。截至2012年,世贸组织共有156个成员,覆盖了98%的国际贸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间中国于2001年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意义1.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途径,它表明中国接受了世贸组织倡导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2.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按照国际规则办事,不仅助推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贸往来。政府:(1)坚持本国主权,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2)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3)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执法力度企业:1)积极运用WTO规则,应对外国企业的不公平竞争;2)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竞争力;3)调整产业结构;4)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企业领导队伍和员工队伍的素质;5)立足国内市场,增强各种抵御风险的能力,确实维护经济安全;个人:(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2)增强法制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意识。•面对WTO,我们应如何趋利避害?(可以从政府、企业、个人等角度思考)1、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课堂小结2、世贸组织(WTO)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