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学习目标1.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2.能判断命题的真假.3.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学习重点1.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2.能判断命题的真假.学习难点1.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2.能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学设计一、目标展示二、自主学习1.命题的定义用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2.命题的结构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由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q叫做.三、合作探究1.如果一个语句是命题,它必须具备哪些特征?2.命题“当x=2时,x2-3x+2=0”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四、精讲点拨例1判断下面的语句是否为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来源:学科网](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来源:Z§xx§k.Com](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6)x>15.跟踪训练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1)求证是无理数.(2)x2+2x+1≥0.(3)你是高二学生吗?第2页共3页(4)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吃苹果.(5)一个正整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6)若x∈R,则x2+4x+7>0.(7)x+3>0.(1)已知a,b,c,d∈R,若a≠c,b≠d,则a+b≠c+d;(2)若x∈N,则x3>x2成立;(3)若m>1,则方程x2-2x+m=0无实数根;(4)存在一个三角形没有外接圆.[来源:Zxxk.Com]例3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3)对顶角相等.反思与感悟把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首先要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若条件和结论比较隐含,要补充完整,有时一个条件有多个结论,有时一个结论需多个条件,还要注意有的命题改写形式也不唯一.跟踪训练3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1)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3)当ac>bc时,a>b;(4)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五、达标检测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2014是一个大数B.若两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C.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D.a≤15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互余的两个角不相等第3页共3页B.相等的两个角是同位角C.若a2=b2,则|a|=|b|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3.命题“函数y=2x+1是增函数”的条件是,结论是.4.下列命题:①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②若xy=0,则|x|+|y|=0;③若a>b,则ac2>bc2;④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六、课堂小结1.根据命题的意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是命题,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属于因果关系,真命题可以给出证明,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任何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构成的,可以写成“若p,则q”的形式.含有大前提的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大前提应保持不变.课后作业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若a3+b3=0,则a2+b2=0B.若a>b,则ac>bcC.若M∩N=M,则N⊆MD.若M⊆N,则M∩N=M2.已知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且a⊥α,b⊥β,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若a∥b,则α∥βB.若α⊥β,则a⊥bC.若a、b相交,则α、β相交[来源:学|科|网]D.若α、β相交,则a、b相交3.给定下列命题:①“若k>0,则方程x2+2x-k=0”有实数根;②若a>b>0,c>d>0,则ac>bd;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来源:学科网]④若xy=0,则x、y中至少有一个为0.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其中,是真命题的是.(填序号)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