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点民生工作汇报材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点民生工作汇报提纲今年以来,区人社局牢固树立“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工作理念,突出统筹城乡就业,健全完善社保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就业创业工作我区坚持以扩大和稳定就业为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帮扶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预计全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46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40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3%和10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就业创业工作群众满意度居全市前列。一是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建立了准确详实的就业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援助工作。筹备建设了零工市场,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大型现场招聘会1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第2页共7页个,达成意向3152人。在大连、上海、浙江等地建立驻外办事机构4个,积极与当地企业对接,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开办技能培训班55期,培训学员310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000余人,创出了“山亭技工”、“珍珠普工”劳务品牌。免费发放就业证2249人,开发公共服务岗位29个,购买公益性岗位80个,结对帮扶35人,实现“双零家庭”动态消零。二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实施“创业扶持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园区,综合土地、财税、培训、技术等优惠措施,扶持返乡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职校毕业生和转业军人入园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城头、桑村、西集、水泉、店子、冯卯等镇的园区已入住企业340余户,吸纳就业万余人,有9家企业被评定为“创业孵化基地”。今年以来,组织创业培训150余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86万元,拨付开业补贴12万元、房屋补贴9万元、企业岗位补贴4万元,协调减免税费万元,扶持75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300余人。三是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统计,建立就业数据库,定期组织就业观念和就业技能培训,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一次性社保补贴。今年以来,招收117名大学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为区级重点企业招聘优秀高校毕第3页共7页业生6名,组织就业见习40余人;开展高校毕业生络招聘月、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10余人;开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培训学员40余人,发放大学生小额担保贷款25万元,落实大学生创业引领35人。目前,已实名制报到679人,未报到271人,就业519人,就业率%。二、社会保障工作我区积极整合社会保险经办力量,成立了社会保险集中征缴中心,实行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项保险“一票征缴”、“一站办理”,预计全年,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6185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全年任务的112%。组建了退休管理综合股,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审批,预计全年支出26443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了100%。一是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两项保险制度统一由区农村养老保险处经办,服务工作操作规程相同,采取统一缴费档次和发放标准。二是全面完成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自今年1月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了70元;全区337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191元;1-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分别人均月第4页共7页增加246元、236元、226元和216元;享受护理费人员根据自理能力由低到高分别人均月增加130元、104元和235元;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人均月增加89元、其他亲属67元。三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医保联即时兑付工作,为定点医院免费安装了PoS机,与定点医院联合办公、强化审核,确保基金及时拨付、安全运行。成立了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社保卡业务实现全员覆盖,采集各类参保人员信息万份,发放社保卡5万余张,建成并使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退休人员指纹比对和虹膜验证系统。三、人事人才工作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