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12.0)1.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错2.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容易陷入不可知论和诡辩论。对3.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商品的价值:对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标准答案:对5.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容易导致教条主义。标准答案:对6.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标准答案:对7.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错)8.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错)9.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错)10.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错)11.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标准答案:对1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标准答案:对1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标准答案:对14.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错)15.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标准答案:对16.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标准答案:对17.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对18.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生产社会化(错)19.“流射说”、“影相说”、“蜡块说”、“白板说”属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对20.人类的意识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对21.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标准答案:对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错)23.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转化为真理。(对)24.不变资本能够发生价值增殖(错)25.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错)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对2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标准答案:对28.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标准答案:错29.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标准答案:对3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人权。标准答案:错二•单选题注:每题1分。(得分:13.0)31.认识论是研究()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32.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A.真理不能继续发展B.真理的无条件性C.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D.真理不需要检验34.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3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36.道德是:()A.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B.最抽象的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核心D.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37.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人民群众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D.科技革命3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