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1.溶液的组成与特征:(1)均一性:溶液中各处的性质相同,如密度、浓度等。(2)稳定性:在温度不变化,溶剂的量不减少时,溶质不会从溶液中析出。2.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内因)有关系,也与温度、压强(外因)有关系。3.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决定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除此以外还与温度、物质的颗粒大小、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1.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2.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剂,但不一定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溶质。3.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4.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质、溶剂的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5.用汽油、洗涤剂等都可以清洗油污,但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而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两者原理不同。溶质、溶剂的确定溶液类型溶质溶剂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液体两种液体(不包括水)相互溶解量少的液体量多的液体两种液体(一种是水)相互溶解除水外的另一种液体水物质在水中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分散在水中的生成物,如SO3溶于水后,溶质是反应生成的H2SO4水知识点一溶液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质是指______,可以是固体、____体或____体;溶剂指______,水是常见的溶剂,_____、酒精也可以作溶剂。知识点二乳浊液和乳化作用3._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_____功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知识点三物质溶于水时吸热与放热4.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NH4NO3溶解时,表现为溶液的温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下同),可用作“一拉凉”饮料,而当NaOH溶解时,正好相反,表现为溶液的温度______。1.(2014·重庆)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啤酒B.酸奶C.矿泉水D.可口可乐2.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一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3.(2014·潍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浓硫酸B.硝酸铵C.氧化钙D.氢氧化钠4.(2014·枣庄)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澄清石灰水C.生理盐水D.酒精5.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D.用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6.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__。(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4)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7.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8.(2013·厦门)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9.(2013·宜昌)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B.食盐C.蔗糖D.生石灰10.(2014·株洲)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11.(2014·雅安)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溶质碘溶剂水酒精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