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运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二?教学策略学生已经知道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但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是如何促进物质循环进行的,还不清楚?教师可以提出“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细菌和真菌主要的营养方式是什么?”“谁来试着举例说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等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物质循环的过程,明确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的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于“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和“与动植物共生”的教学,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认识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教师利用的素材除教材中提供的具体实例外,应尽可能选取本地有特殊性的实例,如采集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患病的标本?通过分析弄清楚细菌或真菌常常引起动植物及人类患病,然后根据细菌和真菌生活需要的条件,讨论怎样防止动植物或人类患病?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动植物共生”“以菌治虫”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还有有利的一面?通过“以菌治虫”等知识的学习,理解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价值?练习第一?二题可以作为这部分学习的反馈?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对“技能训练”中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这个评价过程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理性思维,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能够说明各个实验方案可行或不完善的道理,为学生学会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打下基础?三?参考答案观察与思考1.枯草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的腐烂?2/6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它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如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又为动物所食用?3.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技能训练1.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2.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3.方案1中甲组是对照组,乙组是实验组?方案2中甲组是对照组,乙组是实验组?方案3中甲组是对照组,乙组是实验组?4.方案3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方案3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与方案1和方案2比较,方案3的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练习1.因为豆科植物的根上长有根瘤,根瘤中生活着根瘤菌,它们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高?氮元素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当植物得到大量氮元素时植物就生长旺盛?因此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的肥力,达到增产的目的?2.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的生物,一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有利,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不利,还有些细菌?真菌与动植物互利共生?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细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四?背景资料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的营养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异养和自养?多数细菌是进行异养的,少数细菌是进行自养的?所谓自养,是指细菌不需要吸收外界现成的有机物,而是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为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的细菌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细菌能氧化无机物,利用氧化无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制造有机物,这类细菌叫做化能合成细菌?例如,硫细菌将硫化氢氧化成硫,再将硫氧化成硫酸(2H2S+O22→2H2O+2S+能量,2S+3O2+2H2O→2H2SO4+能量)?硫细菌就是利用上述物质氧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为自身制造有机物的?另一类细菌的体内含有光合色3/6素──细菌叶绿素,它们能利用光能来为自身制造有机物,这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很相像,叫做细菌光合作用?甲癣和足癣甲癣也叫灰指甲,是指发生在指(趾)甲上的癣?受病的指甲颜色改变?无光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