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江西健康工委中医研究处内容提要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障碍、过度焦虑和恐惧情绪儿童行为问题的危害影响青少年及成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发育因素、早期教育、家庭环境和教育因素都会同时影响到正常的行为心理。心理诊断与干预治疗通过收集个人及家庭的资料和临床评估,对儿童心理行为的性质进行诊断,制定干预措施。第一节: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儿童行为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行为。一、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以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和维持、冲动、学习困难为主要特点。1、活动过多患儿在幼儿早期就较一般的儿童活动过度、表现的格外活泼,比如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稍大时会出现看连坏画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也会翻箱倒柜,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进入小学后,由于学校的各种限制患儿的多动表现将更为显著。患儿在学校的多动具体表现好插嘴和干扰大人的生活,容易引起大人的厌烦。上课时他们往往小动作不停,屁股在椅子上扭动,把书本涂的不成样子。他们不能在课堂或其它要求保持纪律的场所保持要求的姿势和动作,好在不适当的场所奔跑或攀爬。游戏过程中他们经常不适当地喧哗,难以安静、合作的参与,持久的活动过度凡是能碰到的东西总要碰一下,因喜欢招惹别人,常与同学争吵和打架。2、患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暂他们在玩积木或其它游戏时无法保持适当的注意力,在别人讲话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他们不能仔细的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手工以及其它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由于注意障碍,他们经常遗失某种任务或者活动的必需品,如学校的作业、铅笔、玩具或工具,因此组织任务或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暂,常常将注意力停留在一些小物品、文具或学习无关的东西。患儿通常没有明显的智力发育障碍,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他们常能达到正常同龄儿童的学习水平。3、冲动是多动症儿童的另一特征由于缺乏克制能力,他们常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的反应,甚至伤人或破坏东西。他们常常要求立即得到满足,否则,情绪便会不稳或失去控制,或通过无缘无故的叫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缺乏耐心和克制,做什么事情都急急忙忙,如课堂上频繁的3/8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冲动任性是多动症突出的核心症状,不少父母认为是儿童调皮而未引起重视,甚至延误治疗。4、学习困难是患儿常见的问题虽然智力水平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因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的情况经常较为明显。部分患儿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绘画时他们往往分不清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整体。有些患儿将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分不清左或右。同时,还有诵读、拼音、书写或言语表达等方面的困难。患儿经常未经认真思考就回答问题,认识欠完整。二、品行障碍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或规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障碍。国内外通常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攻击性和反社会性是儿童品行障碍的主要表现。躯体攻击或言语攻击,打架斗殴、欺负弱小,勒索钱财或强迫他人为自己服务。故意破坏家中或别人的东西,或破坏公物。部分儿童伴有其它反社会行为,品行障碍具有明显的破坏性,到青少年期常出现烟酒、毒品滥用。故意违抗父母或老师的管教,说谎、逃学、旷课,在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受到惩罚时常离家出走,游荡不归。品行障碍的主要行为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有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违抗性行为、说谎、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等,甚至构成犯罪。三、过度焦虑表现为持续的痛苦焦虑情绪,不安行为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不愿离开亲人,跟在父母身边,辗转不宁、惶恐不安等。有的儿童表现为发作性的紧张、恐惧、担心亲人将会有不详灾祸的发生。常伴有睡眠障碍,多噩梦、易惊醒。常见的焦虑行为有分离性焦虑、过度焦虑反应、社交性焦虑等。分离性焦虑表现为当...